译文:
那动人的笙歌,在布满蒺藜的沙砾上已成为打断了的梦;
那罗绮还有馀香,眼前却只有野菜花了。
天上飘飞着杂乱的云彩,古树边,夕阳西下。
燕子啊,你别再找王、谢的家了。
我感叹着千古兴亡,却只听得青蛙们鼓着肚子哇哇叫。
铺锦池已被荒草埋没,流杯亭只剩一堆破瓦,昔日的繁华,如今到哪里去了呢?
注释:
双调:宫调名,十二宫调之一。
水仙子:曲牌名,入“双调”,亦入“中吕”“南吕”。
福王府:南宋福王赵与芮的府第,在绍兴府山阴县。
蒺(jí)藜(lí):一种平铺着生在地上的蔓生植物,果皮有刺。
罗绮:丝织品,此指丝绸衣服。
王谢家:指东晋时王导、谢安为代表的高门望族。后用以指富贵豪门。
铺锦池:指铺满锦锈的池苑,福王府内的游赏处所。
荒甃(zhòu):断井颓垣。甃,井、池之壁。
流杯亭:福王府内的游赏处所。
《水仙子·游越福王府》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元朝时期,元宰相伯颜占领临安,导致赵与芮降封平原郡公,成为没落的贵族。赵与芮的王府在元初遭受破败,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根据绍兴宋六陵的遭遇可以推测。数十年后,作者乔吉游览时,王府已经变成了一片荒芜的废墟。因此,作者产生了无限的感慨,写下这首小令,以表达对兴亡盛衰无常的感叹之情。 《水仙子·游越福王府》创作背景详情»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化用典故,将福王府的衰败和作者的怀古之情相结合,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第三组特写是最后两句,通过对府内的“石榴花”和“绿杨芳草”进行描写,展现了福王府曾经的繁华和美丽。石榴花象征着富贵和繁荣,而绿杨芳草则代表着生机和希望。然而,这些美景如今已经消逝,只能在作者的回忆中留下痕迹。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小令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将福王府的衰败和作者的怀古之情相结合,展现了繁华消逝、兴衰无常的主题。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化用典故,将福王府曾经的繁华和美丽与现实的残败和荒芜相对比,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整首小令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感慨。
《水仙子·游越福王府》赏析详情»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是元代的杂剧家。他出生于太原(今属山西),一生中怀才不遇,但他倾注了自己的精力来创作散曲和杂剧。
乔吉的杂剧作品散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文集中。他的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包括小令200余首和套曲11首。目前还有一些抄本保存下来,如《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以及任讷编辑的《散曲丛刊》中的《梦符散曲》。
乔吉的创作才华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展现,他的散曲和杂剧作品在元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他的一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