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鹿门山怀古》原文赏析

  • dēng
    鹿
    mén
    shān
    huái
    怀
  • [
    táng
    dài
    ]
    mèng
    hào
    rán
  • qīng
    xiǎo
    yīn
    xìng
    lái
    chéng
    liú
    yuè
    jiāng
    xiàn
    shā
    qín
    jìn
    fāng
    shí
    shù
    yáo
    biàn
  • jiàn
    zhì
    鹿
    mén
    shān
    shān
    míng
    cuì
    weī
    qiǎn
    yán
    tán
    duō
    zhōu
    huí
    zhuàn
  • wén
    páng
    gōng
    cǎi
    yào
    suì
    fǎn
    jīn
    jiàn
    ěr
    zhī
    shí
    chuáng
    tái
    xiǎn
  • fēn
    gǎn
    jiù
    jié
    lǎn
    shì
    pān
    jiàn
    yǐn
    jīn
    shàng
    gāo
    fēng
    miǎo
    yuǎn
  • bái
    yún
    shí
    dān
    guì
    kōng
    yǎn
    jiǎn
    tàn
    tǎo
    weì
    qióng
    huí
    tǐng
    yáng
    wǎn

原文: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相关标签:登高怀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怀着兴致出门来,小船渡过汉江绕岘山。
沙洲的水鸟近看才可识别,水边的树木远望不能分辨。
船行款款来到鹿门山,阳光明亮使山岚浅淡。
岩石间的潭水曲曲弯弯,行船到此每每迂回绕转。
听说庞德公曾到这里,入山采药一去未回还。
山涧中适宜生长灵芝白术,石床上滋满了厚厚的苔藓。
深深感念这位襄阳老人,系住缆绳举足向上登攀。
隐居的遗迹至今犹可寻觅,超俗的风格已经远离人间。
相伴的白云不知何时飘去,栽下的丹桂空自妖娇美艳。
寻迹怀古兴味犹未尽,划船归来夕阳落西山。

注释:
鹿门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市东南。《清一统志·湖北·襄阳府》:“鹿门山,在襄阳县东南三十里。《襄阳记》:‘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也。’”登:《全唐诗》校:“一作题。”又云:“题下一有怀古二字。”
江岘:江边小山。《声类》:“岘,山岭小高也。”此处小山指襄阳县内之岘山。《元和郡县志·山南道·襄州》:“岘山,在(襄阳)县东南九里,东临汉水,古今大路。”
方:《全唐诗》校:“一作初,又作相。”
浦:水边。遥:《全唐诗》校:“一作远。”
至:《全唐诗》校:“一作到。”
翠微:青葱的山气。
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金涧:指风景秀美的山涧。饵:《全唐诗》校:“一作养。”按,对照下句,以作“养”为是。芝术(zhú):灵芝(一种菌类植物)、白术(草名,根茎可入药)。
纷:盛多。耆旧:年老的朋友,也指年高望重者,此指庞德公。
揽:宋本作“缆”,是。结缆:系缆,指停船。攀践:指登山。
丹桂:桂树的一种,皮赤色。偃蹇:此处解作妖娆美好的样子。 《登鹿门山怀古》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登鹿门山》是孟浩然的作品,收录于《全唐诗》的第一五九卷第三十五首。这首诗首先描写了清晨乘船赴鹿门山沿途所见的景物。诗中的“沙禽”、“浦树”二句生动地描绘了清晨景物的特色,可见诗人对于游览的兴致十分浓厚。

接着,诗人写到登山探访隐士遗踪,看到隐士的遗迹尚存,但是隐士的高风亮节已经相去甚远。这时,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抒发了深沉的怀古幽情。他对于古代高士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诗人写到“回艇”,表达了他对于离开的无限眷恋之情。这一情感流露出作者对于古代高士的仰慕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于离开这片山水之地的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写清晨景物、隐士遗迹和离别之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和古代高士的热爱和仰慕之情。这种怀古幽情和对于自然的赞美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艺术魅力。 《登鹿门山怀古》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照片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是汉族,出生于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他的本名不详,有一种说法是他的名字叫浩,字叫浩然,因此被世人称为孟襄阳。

孟浩然年少时就注重节义,喜欢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同时也擅长写诗。当他四十岁的时候,他前往京师游玩,唐玄宗听说了他的诗才,下诏咏诗赞美他。然而,玄宗在赞美中说到了“不才明主弃”这样的话,意思是说孟浩然虽然才华出众,但却没有追求官职。玄宗对此感到冤枉,说:“你自己不求仕途,我也从未弃绝你,为什么诬陷我?”因此,孟浩然选择放弃追求官职,继续隐居。

后来,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他在那里写了两百多首诗。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被人们称为“王孟”,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一起被誉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猜您喜欢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代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水仙子·怀古

元代 张可久

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杯。
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
战马空肥。

陌上花三首

宋代 苏轼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