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回想过去用金罍盛酒欢饮,感叹分别后光阴如水流走,如今长期在江湖漂流。不能过多地观看世事,否则只会长皱眉头。抬头东望盼望与老友相见,只见木衰山阔天悠悠,目送鸿雁北飞去,忧伤久久。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事,您忘记了没有?
观赏钱塘风景和西湖垂柳,是南渡百年来难逢的机会,是从前所没有的。你不能像谢安那样隐居东山,对山水之乐一味追求;要献出自己的经验和才华,毫不吝惜与保留;还要积极抗金收复故土,使国家完整如旧。不停的向枢庭开幕府招揽人才,那英雄豪杰们都会为您奔走。祝愿你杀敌立功受赏,得到大如斗的金印。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金缕词”、“金缕歌”、“风敲竹”、“贺新凉”等。该词牌一百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韵。
把:端。金罍(léi):酒器。
频着眼:多看。
翘首:抬头。
风霜老手:有经验和才干的老手。
枢庭:枢密院,宋代掌管军事的最高机关。
《贺新郎·寄丰真州》译文及注释详情»
公元1219年(嘉定十二年)十月,这是一个充满战争与动荡的时代。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丰真州的朋友刚刚就任了一项重要的职位。为了鼓励他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作者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是作者寄赠给丰真州的,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厚友谊和对他未来事业的期望。作者希望通过这首词,激励丰真州在新的职位上努力工作,为国家立下功勋。
当时的社会环境非常不稳定,战争和动荡无处不在。这使得国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在这个关键时刻,丰真州的任命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的职位不仅需要他有出色的才能和能力,还需要他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来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作者希望通过这首词,向丰真州传达出自己的支持和鼓励。他相信丰真州有能力胜任这个职位,并且相信他会为国家做出重要的贡献。这首词充满了对丰真州的赞美和对他未来事业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情厚谊。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时代。作者希望通过这首词,给丰真州带来力量和勇气,让他在新的职位上取得成功,为国家做出卓越的贡献。这首词不仅是作者对丰真州的祝福,也是对整个国家的期望和祈愿。
《贺新郎·寄丰真州》创作背景详情»
本文是对一首词的赏析。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回忆了作者与丰真州共饮的情景,表达了自己流落江湖的困境。下片则具体抒写了作者的劝勉,表达了自己盼望对方出马挂帅,早日抗金复国的迫切心情。
上片开头三句紧扣词题,回忆了与丰真州相聚时的深情厚谊,同时感叹别后自己流落江湖的不幸处境。通过使用“光阴荏苒”这一词语,表达了自己对光阴虚掷、无所作为的苦闷。作者长期流落江湖,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因此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
接下来的“世事不堪”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厌恶和不满,说明了他内心的怨恨。这里的“世事”并不是一般的生活琐事,而是与国家前途命运相关的国事。作者积极抗金复国的态度在这里得到了明确的表达。
尽管对“世事”持否定态度,作者仍然对中原沦陷区怀有深情。当他东望故人,眼前是一片凄凉景象时,他久久伤怀。这表明作者并不是只关心山水,而是关注着国家的命运,惦念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天下事”。因此,他以询问的口气向友人提出“天下事,公知否”的问题,既表达了自己关心国家大事的态度,也提醒了友人要时刻牢记国家的命运。
整首词的笔力豪健,气势浑厚,用典巧妙含蓄。通过对中原沦陷区的怀念和对友人的劝勉,作者抒发了一腔爱国热情。
《贺新郎·寄丰真州》赏析详情»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江湖诗派诗人。他曾拜陆游为师学习诗歌,作品受到晚唐诗风的影响,同时也兼具江西诗派的风格。
戴复古的部分作品表达了爱国思想,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具有现实意义。他的诗歌创作经验在晚年总结成《论诗十绝》,以诗体的形式呈现。他一生没有从政,而是浪游江湖,后来归家隐居。他去世时已经八十多岁。
戴复古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等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莫笑刘郎老。老刘郎平生,不是山林怀抱。梦里风云翻海岳,觉后狂歌坠帽。叹几度、荒鸡误晓。天际晴云开五色,纵今年、意气犹年少。机事远,有时到。
凯歌檄笔凭谁道。对村中、一溪流水,半林斜照。赖有可人堪话旧,时共掀髯绝倒。也来问、衮衣茸帽。聊且问天占百岁,看乾坤、此事如何了。肠断处,春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