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凝想坐,敛愁眉,孤心似有违。
孤心:负心。
(秋深时,离别的痛苦使人苦恼,几个夜晚满院风雨。我凝思坐着,收敛愁眉,感觉孤独的心好像有些不合适。)
红窗静,画帘垂(chuí),魂消地角天涯。和泪听,断肠窥(kuī),漏(lòu)移灯暗时。
漏:古代计时工具。
(红色窗户静静地,画帘垂下来,我的灵魂消失在地角天涯。我边听着和泪声,边窥视着伤心的景象,当漏移动时,灯光变暗。)
《更漏子·对秋深》译文及注释详情»
面对着深秋,离别是深深的苦与愁,几夜绵绵秋雨笼罩庭院。做下来仔细想想,收敛自己的愁绪,仿佛违背自己的心灵。
窗外寂静,帘幕低垂,任思绪飘荡在远方。挥泪听着,揪心看着,直到天昏地暗。
面对着深秋,我感受到离别带来的深深苦痛和忧愁。几个夜晚,秋雨不断地倾泻,笼罩着庭院。我静静地坐下来,仔细思考,试图收敛自己内心的忧伤。然而,这种努力似乎与我的内心违背。
窗外一片寂静,帘幕低垂,让我心思飘荡到远方。我眼含泪水,倾听着离别的声音,眼睁睁地看着离别的景象,直到天色昏暗,大地陷入黑暗之中。
《更漏子·对秋深》译文详情»
孤心:负心。这里的“孤心”指的是一个人的心思孤独、冷漠,不关心他人的感受。可以理解为“心灵孤独”或“心无所依”。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待感情不负责任,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表现出冷漠和无情的态度。
漏:古代计时工具。在古代,人们使用漏壶来计时。漏壶是一种装有水的容器,通过水从容器底部的小孔慢慢流出来来计算时间的工具。当水完全流尽时,表示时间到了。漏壶的使用在古代非常普遍,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如官府、寺庙、学校等。漏壶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后来也传入了其他国家和地区。
《更漏子·对秋深》注释详情»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属鸡。他先后担任过南平三世、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等官职。后来他入宋,成为黄州刺史。他在太祖乾德六年去世。
孙光宪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他聚集了数千卷的书籍。有时他亲自手写抄录,勤奋地校对,一直到老年也没有停止。他的著作包括《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但只有《北梦琐言》传世。他的词作共有八十四首,风格与当时流行的“花间”词的浮艳、绮靡不同。刘毓盘将他的词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同时王国维也编辑了一卷《孙中丞词》。
总结:孙光宪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四川省仁寿县的贵坪村。他在政府中担任过多个官职,后来入宋成为黄州刺史。他热爱读书,著有多部著作,其中《北梦琐言》是唯一传世的作品。他的词作与当时流行的“花间”词风格不同,被收入了多部词集中。他在太祖乾德六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