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东风又施行着无情的心计,娇艳的红花被它吹落了满地。青楼上珠帘透入落花残影遮不住零星愁,犹如去年今日又惹伤春意。
谁知误管了暮春残红的情事,到处登山临水竟耗费我多少春泪。金杯美酒,此刻只求痛深举杯,直把落花看尽,人生在世,青春短暂,有多少欢乐,还能有几次陶醉!
注释:
艳粉娇红:指娇艳的花。
金盏:酒杯的美称。
直须:只管,尽管。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表达花落春残伤感的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与晏殊的《蝶恋花》有相似之处。《蝶恋花》的结尾两句“门外落花随水逝,相看莫惜樽前醉”,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意境相近。
这首词以花落春残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之情。词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落花与流水相连,形容花朵随着水流逝去,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逝去。同时,词中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不管是看尽落花还是饮醉,都是为了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想象,词人在观赏花落春残的景象时,感受到了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伤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词人通过对比花落与饮醉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总之,这首词以花落春残为主题,通过对比手法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消逝的伤感之情。词中的意境与晏殊的《蝶恋花》相似,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想象,词人在观赏花落春残的景象时,感受到了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伤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诗的分析和解读。诗中通过描写落花的美丽和凋零,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和花朵凋谢的愁怨之情。首句以气势非凡的笔力,通过使用“又”字,表达了东风无情,但人有情的内心矛盾。第二句描写了落花的艳丽和繁华,同时也强调了花朵凋谢的景象,使人感到触目惊心。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写楼台高远和帘影层深,表达了作者不愿意看到春天凋谢的愁肠。下片则以浅语深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凋谢的愁情,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厚和沉痛。最后两句表面上自责“错管”,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对花落春去的无力挽回和对春天凋谢的感伤。整篇赏析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揭示了作者对春天凋谢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痛苦。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赏析详情»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出生于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曾担任过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职务。
晏几道性格孤傲,中年时家境中落。他与父亲晏殊一起被称为“二晏”。晏几道的词风与父亲相似,但他的造诣更加高超。他擅长表达言情之美,他的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因此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直率地表达了情感,多以爱情生活为题材,因此被认为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晏几道的代表作品有《小山词》。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春花事今宵了。点检落红都已少。阿谁追路问东君,只有青青河畔草。
尊前不信韶华老。酒意妆光相借好。檐前暮雨亦多情,未做朝云容易晓。
南歌子正月二十八日定空寺赏梅暮霰寒依树,娇云冷傍人。江南谁寄一枝春。何似珑璁十里、更无尘。
雨萼胭脂淡,香须蝶子轻。碧山归路小桥横。谁见暗香今夜、月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