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深秋来了,落木萧萧,原先茂密的树林看上去变得稀疏了。但是,那山上的红叶,还有那即将谢去的芙蓉,这时却格外惹人喜爱。周围的群山,造化成了秋天的屏障,一重一重,千姿百态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晚霞被遮断,夕阳斜照在山坡上,山腰间又忽然显露出悠悠然的令人神往的亭榭。
啊,多么美好的景色呵!画船上的艄公,请你慢慢的划,让我再看看。唱歌的,请继续唱,不要停下来。写诗的,请乘着自己兴致,尽情的写吧,千万不要停笔。
注释:秋屏:秋天的屏障。亭榭:亭阁台榭。分付:嘱咐;命令。
《西湖杂咏·秋》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小令以描绘西湖秋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秋的景色和自然界的美妙之处。文章一开始描述了深秋的景象,稀疏的树林和被秋霜染红的枫叶、木芙蓉的凋谢,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然而,作者并不强调这种凄凉,而是着重表现了秋天特有的山峦之美。
在深秋时节,一些树木虽然落叶,但仍然保持着翠绿的颜色,再加上经霜的红叶,使得秋山变得斑斓多彩。这种景象让人感到美丽,没有丝毫伤感之情。接着,文章描写了晚霞映照在山坡上,山腰间忽然出现的亭榭。通过使用“断”字和“闪”字,作者使得自然界的景象生动活泼,充满了趣味和生机。亭榭的出现让人感到仪态万方,千姿百态。而在亭榭闪现之后,又用了一个“闲”字,使得景象既突然又悠然,想象丰富,意境悠远。
作者薛昂夫是维吾尔族诗人,对汉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评论者称他的诗词“新严飘逸”,这首小令也展现了他非凡的文字功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运用词语,他成功地表现了西湖秋景的美丽和独特之处。整篇小令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感觉,读者仿佛置身于秋天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西湖杂咏·秋》赏析详情»
薛昂夫(1267—1359)是元代散曲家,出生于回鹘(即今维吾尔族)人家庭。他的原名是薛超吾,后来以第一个字为姓。他的先祖和父亲都被封为覃国公,汉姓为马,又有字九皋,因此也被称为马昂夫或马九皋。
根据赵孟頫的《薛昂夫诗集序》(收录于《松雪斋文集》),薛昂夫曾经向刘辰翁(1234~1297)拜师学习,可以推测他的出生年份大约在元初至元年间。他历任江西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衢州路总管等职务。
薛昂夫擅长篆书,也有一定的诗名,但他的诗集已经失传。他的诗作可以在《皇元风雅后集》、《元诗选》等文集中找到。关于他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信息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