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数着手指头迎来了春天,却惊讶地发现,转眼间春天已经过去了。蛛丝网困住了落花,也想要留住春天。好几天为晴朗的春天而欢喜,却又连续几个夜晚忧愁地听着春雨。曲折的小山屏风上写满了伤春的诗句。
如果春天真的有感情,就应该了解我的心情,可是问起来却没有证据。傍晚时,江东的烟雾迷蒙;春天里,渭北一片花树,不知道哪里是春天的住所?
注释:双调是宫调的一种,是元曲中常用的宫调之一。楚天遥过清江引是一首由《楚天遥》和《清江引》两个曲牌组成的双调曲。弹指原为佛家语,是“一弹指”的简称,意指时间短暂。六曲小山屏是一种可以展开或折叠的六扇屏风。解语指善于理解他人的意思。“江东”二句是倒用了唐代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两句诗。那答儿是元代俗语,意为“哪里,哪边”。
《楚天遥过清江引·屈指数春来》译文及注释详情»
薛昂夫是元代中期的一位音乐家和作曲家。他的一支曲子被称为《送别曲》,是为了送别他的朋友而创作的。然而,关于这位朋友的离别对象和创作时间已经无法考证。有可能这首曲子是与另一首名为《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同时创作的。
在这首曲子中,薛昂夫表达了他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他希望能挽留住这位朋友,但就像春天无法挽留一样,他无法阻止朋友离去。这使得他既伤心于春天的离去,又伤心于朋友的离别。于是,他写下了这支曲子,将他的思念和不舍之情融入其中。
这支曲子可能以悲伤的旋律和抒情的音乐表达了薛昂夫的情感。它可能通过柔和的音符和悲伤的音调来传达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失落。同时,它也可能包含了一些温暖和希望的音符,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未来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尽管我们无法确定这首曲子的具体背景和创作时间,但它仍然是薛昂夫音乐才华的体现,以及他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刻思考。这支曲子可能成为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永恒纽带,也成为了他对友情和离别的永恒追忆。
《楚天遥过清江引·屈指数春来》创作背景详情»
少的前人诗词,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曲子以五七言句法为主,句式优美流畅,给人以婉约幽丽的感觉。在《楚天遥》这一段中,作者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惋惜之情。通过对春天的描述,如“屈指”“弹指”、“春来”“春去”,以及“蛛丝网落花”,作者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心情融为一体,展现了对春天的感慨之深。同时,作者还引用了辛弃疾的词句,将物与情融合在一起,增加了诗词的韵味。在《清江引》这一段中,作者继续运用五七言句法,通过引用杜甫和黄庭坚的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惜别之情。整首曲子通过前后两段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整体而言,这首曲子以其婉约幽丽的风格和富有诗词韵味的表达方式,成功地赋予了春天和友情以深刻的意义。 《楚天遥过清江引·屈指数春来》赏析详情»
薛昂夫(1267—1359)是元代散曲家,出生于回鹘(即今维吾尔族)人家庭。他的原名是薛超吾,后来以第一个字为姓。他的先祖和父亲都被封为覃国公,汉姓为马,又有字九皋,因此也被称为马昂夫或马九皋。
根据赵孟頫的《薛昂夫诗集序》(收录于《松雪斋文集》),薛昂夫曾经向刘辰翁(1234~1297)拜师学习,可以推测他的出生年份大约在元初至元年间。他历任江西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衢州路总管等职务。
薛昂夫擅长篆书,也有一定的诗名,但他的诗集已经失传。他的诗作可以在《皇元风雅后集》、《元诗选》等文集中找到。关于他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信息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