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白莲》原文赏析

  • shuǐ
    lóng
    yín
    ·
    bái
    lián
  • [
    sòng
    dài
    ]
    zhāng
    yán
  • xiān
    rén
    zhǎng
    shàng
    róng
    juān
    juān
    yóu
    jīn
    pán
    lòu
    qīng
    zhuāng
    zhào
    shuǐ
    xiān
    shàng
    piāo
    piāo
    xiāo
    níng
    mǎn
    yān
    yuè
    tīng
    ōu
    xiǎo
    zhōu
    qiāo
    míng
    xiāng
    yuǎn
    hún
    jiàn
    huā
    kaī
    chù
  • yìng
    shì
    huàn
    shā
    rén
    tuì
    hóng
    beì
    shuí
    qīng
    xián
    qíng
    dàn
    姿
    qīng
    rùn
    píng
    jiāo
    dài
    xiāng
    féng
    ǒu
    rán
    qīng
    gài
    zhuàn
    xīn
    xiāng
    gāo
    peì
    jiě
    绿
    yún
    shí
    juàn
    西
    fēng

原文: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轻装照水,纤裳玉立,飘飘似舞。几度销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
应是浣纱人妒。褪红衣、被谁轻误?闲情淡雅,冶姿清润,凭娇待语。隔浦相逢,偶然倾盖,似传心素。怕湘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


相关标签:咏物莲花赞美水龙吟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你像仙人掌上的芙蓉,像处在铜铸的承露盘当中,花上水滴涓涓,犹如晶莹的玉露。淡雅的妆束与湖水互相映照,朦胧的月光为你披上了薄薄的衣服。微风吹来,飘飘欲舞。为了一睹你的芳容,我徘徊又凝望,曾来此地好几次,陶醉在满湖烟月笼罩处。看,不远沙洲上,停满了鸥鹭。记得我曾在一个月夜,驾着小舟悄悄渡河,远处传来你的缕缕清香,白纱似的月光照着清澈的水波。可我完全看不到你的开花之处?

大概是浣纱女嫉妒你太过美丽,让你把红装卸下,换成了素裹,以此来减少你的魅力好让人对你有所轻误。你神韵淡雅,身姿摇曳清润。我们隔水相逢成知己,我那一片真情呵,你似乎也有所领悟,看,你倾斜翠绿的叶盖,向我传出了你心中的无限情愫,怕只怕呵,我犹如郑交甫,接受了神女的玉珮,转眼间一切都消失——江妃人杳,玉珮踪无;也怕呵,怕你洁白的花辨儿,被西风吹去,徒剩下十里绿荷叶,在飒飒秋风里舞,终于,连这荷叶也一一凋零、飘落。

注释:水龙吟:词牌名,因李白诗有“笛奏龙吟水”句,故名。又名“小楼连苑”“龙吟曲” 等。一百零二字,上下片皆仄韵。
仙人掌:陕西华山之中峰曰莲花峰,其东峰日仙人掌。
芙蓉:即荷花。
几度消凝:犹言几番开谢。
妒:嫉忌别人之好。
褪:减退。
倾盖:古人相遇于道,倾盖而语。
心素:犹言心情。
湘皋:此借用以说荷花解瓣谢落。
绿云十里:绿,言荷叶颜色。云,形容叶多。十里,形容广阔。
卷西风去:言荷叶一到秋时被西风扫尽。 《水龙吟·白莲》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发生在宋朝灭亡后的一系列事件。在宋帝昺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二月,宋朝因崖山战败而灭亡。在这一年,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发掘了赵宋在钱塘、绍兴诸陵以及大臣冢墓共计一百零一处。这次发掘不仅包括了山阴欑宫山宋帝六陵,还包括了张炎六世祖循王张俊在无锡青山湾的墓冢。

在这个背景下,由宋遗民创作群体组成的山阴词社五次集会,分别咏龙涎香、白莲、莼蝉、蟹等题材,将这些作品编为《乐府补题》。这些作品隐指了“六陵被发事”,其中张炎的《水龙吟·白莲》就是其中的一首作品。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宋朝灭亡后的一系列发掘活动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学创作。这些作品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宋朝灭亡的悲痛和对历史遗迹的重视。 《水龙吟·白莲》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词以描写白莲的清雅姿态为开篇,通过描述词人在湖上荡舟赏花的情景来烘托莲花的风神。词人巧妙地点出莲花的白色,以女子的闲雅多情来摄取莲花的神魄。整首词的笔法变幻,虚实相间,清远蕴藉,婉转空灵。

首句“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轻装照水,纤裳玉立,飘飘似舞。”总体概括了白莲的形象。将莲花比作仙人掌上的芙蓉,形容它滴着金盘的玉露,借用了汉武帝承露盘的典故。接着具体勾画了莲花的形质和姿态,通过“轻装”、“纤裳”、“照水”、“玉立”等词语来描绘。

接下来的几句“几度销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换了角度,词人自身落笔。他在满湖烟月和一汀鸥鹭之间徘徊凝望,以领略环境中白莲的雅韵。描述了夜晚静谧的景象,以及湖光和香气的存在,但莲花却混在波光月白之中,若有若无。

“应是浣纱人妒。褪红衣、被谁轻误。”表达了浣纱人妒忌白莲的美丽,想要消减它的魅力。这里再次突出了白莲的迷离之色。

“闲情淡雅,冶姿清润,凭娇待语。”突然展现了白莲的姿态。“闲情淡雅”描绘了它的神魂,“清润”描述了它的姿态,“凭娇待语”则通过拟人化手法,表达了它的情态。

“隔浦相逢,偶然倾盖,似传心素。”借用了白居易的《隔浦莲曲》中的句子,表达了词人与白莲的相遇。通过“隔浦”和“倾盖”来描绘他们之间的交流,而“心素”则指的是心事。

最后一句“怕湘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以意境深远的方式结束了整首词。描述了湘皋佩解的美丽,绿云十里的景色,以及西风的卷去,给人以遥远的感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白莲的清雅姿态和神韵。词人运用变幻的笔法和虚实相间的手法,使词中的景物和情感更加丰富和深远。整体上,这首词给人以清远蕴藉、婉转空灵的感觉。 《水龙吟·白莲》赏析详情»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他是六世祖张俊的后裔,张俊是宋朝著名将领。张炎的父亲张枢是“西湖吟社”的重要成员,精通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有交往。

张炎出生于1248年,他的前半生居住在临安,生活优裕。然而,宋朝灭亡后,他的家境逐渐中落,晚年过着漂泊落拓的生活。

张炎是一位重要的词人,他创作了《山中白云词》,共有302首存世。这些词作以山水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除了词作,张炎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贡献,那就是他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这本书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和“骚雅”为主要主张。《词源》对后世的词人和词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炎于1320年去世,享年72岁。他的词作和词论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对后世的词人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水龙吟(游御河并过压沙寺作)

宋代 王安中

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湾环清浅。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为游人盛踪,兰舟彩舫,飞轻棹、凌波面。
乐事年来乍见。趁旌旗、谷莺娇啭。追随况有,疏帘珠袖,浓香绀幰。萧寺高亭,茂林斜照,且留芳宴。看韶华烂向,尊前放手,作梨花晚。

水龙吟(九日登城)

宋代 黎廷瑞

荒城落日西风,满街芳草无行路。楼台羽化,萤飞故苑,蛩吟残础。不减承平,半湖秋月,隔溪烟树。慨江南风景,一朝如许,教人恨、王夷甫。
对酒强推愁去。酒醒来、愁远如故。青萍三尺,阴符一卷,土花尘蠹。试问黄花,花知余否,沈吟无语。拍阑干,空羡平沙落雁,沧波归鹭。

水龙吟(席间诸公有赋,再和)

宋代 李曾伯

琅琅环佩三千,一楼玉立中端委。瑶琚碾就,襄王故国,屈平遗里。多少铅华,飞琼涂抹,一时_碎。记少年驰逐。银杯缟带,几番被、鸡呼起。
冷入重貂如水。鬓丝丝、叹非前比。羔儿满泛,狮儿低唱,飘风过耳。冰释边忧,春生民乐,欢形佐史。倩何人蜚奏,五云天上,助吾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