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咏荷叶》原文赏析

  • shū
    yǐng
    ·
    yǒng
  • [
    sòng
    dài
    ]
    zhāng
    yán
  • yuán
    jié
    xiàng
    qiǎn
    zhōu
    yuǎn
    zhǔ
    tíng
    tíng
    qīng
    jué
    yóu
    yǒu
    zān
    zhǎn
    qiū
    xīn
    néng
    juàn
    duō
    yán
    yuān
    yāng
    tóng
    qīng
    gài
    qiě
    huàn
    shā
    rén
    shuō
    yuàn
    duàn
    huā
    fēng
    suì
    què
    cuì
    yún
    qiān
    dié
  • huí
    shǒu
    dāng
    nián
    hàn
    feī
    màn
    zhòu
    liú
    xiān
    qún
    zhé
    liàn
    liàn
    qīng
    shān
    yóu
    rǎn
    xiāng
    hái
    tàn
    bìn
    piāo
    xuě
    pán
    xīn
    qīng
    lòu
    qiān
    shuǐ
    yòu
    西
    fēng
    chuī
    zhé
    jìng
    kàn
    liàn
    qiū
    guāng
    dǎo
    xiè
    bàn
    míng
    yuè

原文: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相关标签:咏物荷花抒怀疏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碧绿的圆荷天生净洁,向着清浅的沙洲,遥远的水边,它亭亭摇曳,清姿妙绝。还有水面刚刚冒出的卷得纤细的荷叶像美人坠落的玉簪,抱着一片素洁的心田,能将多少炎热卷掩?两片伞盖状的荷叶像成双鸳鸯一见如故亲密私语,且不要,向浣纱的美女说起。只恐怕花风忽然吹断哀怨的歌吟,将荷丛搅碎像千叠翠云。
回首当年汉宫里起舞翩翩,天子怕大风吹走舞袖飘扬的赵飞燕,叫人胡乱扯皱了舞裙,自此带皱折的“留仙裙”就在后世流传。叫我恋恋不舍的青衫,还沾染着枯荷的余香,还叹息着鬓丝如白雪飘散。绿盘心中盈聚着清晶露珠,像金铜仙人的清泪点点,又是一夜西风将它吹断。我喜欢观看,明月洒下澄净的飞光,如白色的匹练,倒泻入半个湖面。

注释:
碧圆:指荷叶。
遗簪:指刚出水面尚未展开的嫩荷叶。未展叶之荷叶芽尖,似绿簪。
倾盖:二车相邻,车盖相交接,表示一见如故。
怨歌:喻秋声。
花风: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
汉舞:指汉赵飞燕掌中起舞。
翠云千叠:指荷叶堆叠如云的样子。
留仙初褶(zhě):此指荷叶多皱褶,灯多褶裙。《赵后外传》:“后歌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箸击玉瓯。酒酣风起,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帝令左右持其裙,久之,风止,裙为之皱。后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他日宫姝或襞裙为皱,号‘留仙裙’。”
盘心清露如铅水:喻荷叶带水。 《疏影·咏荷叶》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南宋覆灭时期,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士人选择隐居山水之间,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作者也是其中之一,他选择了隐居浙江,远离尘嚣和纷争。这个地方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而闻名,成为了许多文人士人的避世之地。在这里,他们可以远离政治纷争和社会压力,专注于艺术创作和思考人生的意义。

这首词正是在作者隐居浙江期间创作的,它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南宋王朝的思念和对乱世的忧虑。词中的文字充满了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时局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通过这首词,作者试图通过艺术表达自己对乱世的反思和对理想国家的向往。他借助词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对故国的深情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它是作者在隐居期间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的产物,同时也是他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抒发和表达。 《疏影·咏荷叶》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咏物词的分析。全词以荷叶为主题,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叹。整篇词色彩鲜明,清丽流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上阕主要描绘了荷叶的神态。词中描写了荷叶亭亭玉立向远处铺展的情景,以及刚出水面的嫩叶卷曲未伸展的情景。这些描写既展示了荷叶的美丽,又表达了作者对荷叶的怜惜之情。

下阕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感叹。词中写到自己已经发白,心生怅惘,但幸运的是,作者拥有像荷叶一样的心灵,能够欣赏流泻如练的月光。最后几句描绘了整个荷池的画面,展示了荷叶与环境的相融相汇,空明宏丽的景象。

整篇词以咏荷抒怀为主题,但并不滞于物。作者通过咏叹荷叶的高洁自持,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的情志。词中还暗寓了对故国繁华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年岁已老而一事无成的慨叹。最后几句则表达了作者高洁自守的心迹。

整篇词描绘了美丽的荷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叹。词中物我交融,情蕴深永,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疏影·咏荷叶》赏析详情»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他是六世祖张俊的后裔,张俊是宋朝著名将领。张炎的父亲张枢是“西湖吟社”的重要成员,精通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有交往。

张炎出生于1248年,他的前半生居住在临安,生活优裕。然而,宋朝灭亡后,他的家境逐渐中落,晚年过着漂泊落拓的生活。

张炎是一位重要的词人,他创作了《山中白云词》,共有302首存世。这些词作以山水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除了词作,张炎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贡献,那就是他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这本书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和“骚雅”为主要主张。《词源》对后世的词人和词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炎于1320年去世,享年72岁。他的词作和词论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对后世的词人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唐代 韩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宋代 晏几道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念奴娇·闹红一舸

宋代 姜夔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愁人 一作: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