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九垓共色。
想洛滨剑客,吹呼长笛。
貏豸老松,别树平欺烂柯折。
应是千官鹤舞,腾贺表、谁家椽笔。
赐宴也,内劝宣来,真个是瑶席。
休怪,巷陌寂。
有一种可人,扫了还积。
悲饥闭户,僵卧袁安我偏忆。
凝望天童列嶂,谁大胆、偷藏遥碧。
待问讯、清友看,怕难认得。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他于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他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然而次年他被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吴潜被任命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来改封许国公。然而他被贾似道等人排挤,再次被罢相,被贬谪到建昌军,后来又被徙到潮州、循州。
吴潜与姜夔、吴文英等人有交往,但他的词风更接近于辛弃疾。他的词作多抒发了他对于济时忧国的抱负和对于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他的词格调沉郁,感慨特深。他著有《履斋遗集》,并且还有一部词集《履斋诗余》。关于吴潜的生平和作品,这些著作都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露铅欲滴。
照小池静影,亭亭枝立。
耐暑玉肌,出水清凉总如拭。
摇曳风裳淡冶,宜对我、山人衣白。
看尽日、有恨无言,幽思入吟笔。
岑寂。
众香国。
便证与静因,供佛初折。
闹红尽涤。
端合芬陀署禅室。
一向茶烟榻畔,浑未觉、西风消息。
甚处素心伴杳,涉江暗忆。
冷烟禁日,算未曾谷雨,春芽齐摘。
箬叶轻籯,封裹银钩几程驿。
不数乌程小蚬,便生长江南谁觅。
但记他阳羡先尝,诗句谩吟得。
擎出。
九重陌。
正一骑软尘,苑墙西侧。
锦葵月夕。
红定瓯圆露华拭。
翻恨山窗折鼎,辜负却、清溪溪碧。
沸长泉催活火,任教脱帻。
且迟倚笛,早夕阳天影,渐凝遥碧。
十二画栏,一片濛濛暗香幂。
无尽低徊徙倚,甚禁受、冰苔烟湿。
却忆到、昨夜那时,鹤背已寒逼。
云隔。
望脉脉。
忍玉佩广寒,沉了消息。
横枝忽白。
看是疏灯漏帘隙。
但使婵娟无恙,拚伫过、三更时节。
但莫到、啼翠羽,五更露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