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为什么要突然辞去在朝廷里的官职呢?望着湖海上满滩的沙鸥和白鹭,远处的船儿微露出半帆,笼罩在烟雨中。报国无门,只能自己怅怨,有良策也无人倾诉。路过垂虹亭下,可以先停下小船,那里有著名的鲈鱼可以煮。我愿意拼死一醉,真诚地挽留你。我将含泪高歌一曲,送你踏上回乡之路。你将要去江南江北哪里?天下大事都没有解决,大好年华在这无结果中渐渐消逝。抬头微笑问着湛蓝的天空,天空也只是沉默无语。
注释: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另有平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李御带珙:李珙,作者的友人,《宋史·杨巨源传》中有“成忠郎李珙投匦,献所作《巨源传》为之讼冤”(巨源,蜀人,平吴曦后,为四川宣抚安丙倾轧,被杀),此李珙或系其人。御带:也称“带御器械”,官名。为武臣的荣誉性加官。
红玉阶:红色的台阶,此处代指宫殿。
翩然: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汀:水边平地。
济时:拯救时局。从:跟,向。
垂虹亭:地名,在今江苏吴江县虹桥上,建于宋仁宗庆历(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年间。宋代许多文学家都在诗词中提到了它。扁舟:小船。
鲈堪煮:晋代吴江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家乡的鲈鱼脍,于是慨然叹道:“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便辞官返乡。鲈:鲈鱼。堪:可。以上两句写李珙将回故乡隐居。
拚:舍弃,不顾惜。
悠悠:众多的样子。浑:全。
冉冉:形容时间渐渐过去的样子。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在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八月,吴潜担任平江(今江苏苏州)知府期间创作的。当时,李珙辞去官职,途经平江。为了送别李珙,作者写下了这首词。
在当时,吴潜是平江知府,负责管理和治理平江地区的政务。李珙则是一位官员,他在某个时刻决定辞去官职,可能是因为个人原因或者是对官场的不满。在他辞官的途中,他经过了平江这个地方。
作者是为了送别李珙而创作了这首词。词中可能表达了作者对李珙的敬佩和祝福,也可能包含了对李珙辞官的理解和支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对李珙的告别之作,表达了他对李珙未来道路的祝福和期望。
这首词可能是在李珙离开平江之前写的,作者可能在李珙离开之前将这首词送给了他。这首词可能是以词的形式写的,因为词是古代文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常见形式。这首词可能以抒发情感和表达祝福为主题,通过优美的词句和动人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李珙的深情和祝福之情。
总之,这首词是在吴潜担任平江知府期间创作的,是为了送别李珙而写的。它可能表达了作者对李珙的敬佩和祝福,也可能包含了对李珙辞官的理解和支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对李珙的告别之作,表达了他对李珙未来道路的祝福和期望。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创作背景详情»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送别之情。整首词以问答的形式展开,通过描写友人辞官后的逍遥生活和自在轻快的状态,表达了友人离职的无奈和怨恨。同时,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地名融合,展示了友人与作者的共同理解和情感共鸣。最后,以“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和真挚的送别之情。整篇词情感丰富,描写细腻,通过细节的描写和典故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鉴赏详情»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他于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他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然而次年他被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吴潜被任命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来改封许国公。然而他被贾似道等人排挤,再次被罢相,被贬谪到建昌军,后来又被徙到潮州、循州。
吴潜与姜夔、吴文英等人有交往,但他的词风更接近于辛弃疾。他的词作多抒发了他对于济时忧国的抱负和对于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他的词格调沉郁,感慨特深。他著有《履斋遗集》,并且还有一部词集《履斋诗余》。关于吴潜的生平和作品,这些著作都提供了重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