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凌晨四点的时候,杜鹃鸟的啼声穿透窗外,唤醒了养蚕的妇人起床照看蚕宝宝们。她担心这几天桑叶不够,会影响蚕宝宝吐丝结茧。
竟然传来了歌舞楼台的声音,难道深夜高楼欢宴的歌女们还没有回来入睡?
注释:
吟:一种诗体的名称。
子规:杜鹃鸟的别称。
稠(chóu):多而密。
玉人:指歌女舞女。
《蚕妇吟》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讨论了一首描写蚕妇和玉人生活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比富贵人家的女人彻夜歌舞不归和蚕妇辛苦劳作的生活,展现了两者截然不同的境遇。蚕妇在杜鹃啼叫时就不得不起床检查蚕是否有足够的桑叶,以保证蚕茧的产量。她们日以继夜地辛苦劳作,而那些玉人却在夜深人静时歌舞供贵人娱乐,甚至直到天亮才回来,这对蚕妇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这首诗通过描写蚕妇的辛苦生活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将玉人和蚕妇置于同一时间内,强调了两者因身份不同而经历的苦乐不均。然而,一些评论认为,与歌女相比,对玉人的对比并没有达到辛辣讽刺的效果,因为玉人的歌舞并非完全出于自愿,她们也是身不由己的。
与此相比,北宋张俞的另一首描写蚕妇的诗更加直接而尖锐:“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首诗直接针对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因此也更广为流传。
总的来说,这篇鉴赏文章讨论了一首描写蚕妇和玉人生活的诗歌,通过对比展现了两者的不同境遇。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另一首描写蚕妇的诗,强调了其直接而尖锐的表达方式。
《蚕妇吟》鉴赏详情»
谢枋得(1226~1289年)是南宋时期的进士,出生于江西信州弋阳,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他曾担任六部侍郎,才智过人,文章非常出色。他通晓“六经”,涉猎百家学说。在抗击元朝的战斗中,他带领义军在江东地区进行抵抗。然而,最终他被俘虏,但他坚贞不屈,最终在北京殉国。他的作品被收录在《叠山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