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吟》原文赏析

  • cán
    yín
  • [
    sòng
    dài
    ]
    xiè
    fāng
  • guī
    chè
    gēng
    shí
    shì
    cán
    chóu
  • xìn
    lóu
    tóu
    yáng
    liǔ
    yuè
    rén
    weì
    céng
    guī

原文: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相关标签:妇女生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凌晨四点的时候,杜鹃鸟的啼声穿透窗外,唤醒了养蚕的妇人起床照看蚕宝宝们。她担心这几天桑叶不够,会影响蚕宝宝吐丝结茧。

竟然传来了歌舞楼台的声音,难道深夜高楼欢宴的歌女们还没有回来入睡?

注释:
吟:一种诗体的名称。
子规:杜鹃鸟的别称。
稠(chóu):多而密。
玉人:指歌女舞女。 《蚕妇吟》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讨论了一首描写蚕妇和玉人生活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比富贵人家的女人彻夜歌舞不归和蚕妇辛苦劳作的生活,展现了两者截然不同的境遇。蚕妇在杜鹃啼叫时就不得不起床检查蚕是否有足够的桑叶,以保证蚕茧的产量。她们日以继夜地辛苦劳作,而那些玉人却在夜深人静时歌舞供贵人娱乐,甚至直到天亮才回来,这对蚕妇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这首诗通过描写蚕妇的辛苦生活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将玉人和蚕妇置于同一时间内,强调了两者因身份不同而经历的苦乐不均。然而,一些评论认为,与歌女相比,对玉人的对比并没有达到辛辣讽刺的效果,因为玉人的歌舞并非完全出于自愿,她们也是身不由己的。

与此相比,北宋张俞的另一首描写蚕妇的诗更加直接而尖锐:“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首诗直接针对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因此也更广为流传。

总的来说,这篇鉴赏文章讨论了一首描写蚕妇和玉人生活的诗歌,通过对比展现了两者的不同境遇。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另一首描写蚕妇的诗,强调了其直接而尖锐的表达方式。 《蚕妇吟》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谢枋得的照片
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年)是南宋时期的进士,出生于江西信州弋阳,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他曾担任六部侍郎,才智过人,文章非常出色。他通晓“六经”,涉猎百家学说。在抗击元朝的战斗中,他带领义军在江东地区进行抵抗。然而,最终他被俘虏,但他坚贞不屈,最终在北京殉国。他的作品被收录在《叠山集》中。

猜您喜欢

秋闺思二首

唐代 张仲素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好事近·雨后晓寒轻

宋代 魏夫人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
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
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

东海有勇妇

唐代 李白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
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
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
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
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
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
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
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
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
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
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
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
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