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一首抒发作者与客湖上饮归情怀的作品。词的风格简淡含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词的上片以倒装句开头,描写了词人在宴会结束后来到湖边的情景。他原本想看看湖边水草茂密处的鱼儿,但夜色朦胧,湖水平静,只听到雨声打在荷叶上。这里的描写细腻入微,展现了作者对细节的关注。
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作者的失望和惊讶之情。风过处,云散去,一片凉月,影入湖中。作者注视着湖水,突然看到月亮的倒影,几乎以为月亮从天上掉下来。这一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
下片谈到了作者在酒宴上只喝了一点白酒,却感到有些醉意。他披头散发,徘徊纳凉,希望通过听支采莲小曲来解闷。然而,夜深人静,无人放歌,作者的愁闷只能郁积在心底。这里的“无人”不仅仅是指没有人放歌,更是表达了作者的沉忧和孤独感。
最后两句描写了作者在小轩中难以入睡的情景。他看到月光下屋宇飞檐的投影,天上的银河垂悬,好似挂在檐角上。这一描写通过静景的形式突出了作者在月夜中的沉思形象。
词中没有具体点透作者的沉思内容,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感悟。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赏析详情»
叶梦得(1077~1148)是宋代的词人,字少蕴,出生于苏州吴县。他于绍圣四年(1097年)考中进士,后来担任过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他隐居在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因此被称为石林居士。他的诗文作品多以石林为题材,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
叶梦得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起到了先导和枢纽的作用。作为南渡词人中年龄较长的一位,他开创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新路。他的词作中主要表现了英雄气、狂气和逸气三个方面的特点。
叶梦得于绍兴十八年(1148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他死后被追赠为检校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