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独酌》原文赏析

  • qīng
    míng
    zhuó
  • [
    sòng
    dài
    ]
    wáng
  • jùn
    guān
    xián
    weí
    shǐ
    使
    nián
    lěng
    jié
    shì
    qīng
    míng
  • chūn
    lái
    chūn
    shí
    jìn
    xián
    hèn
    xián
    chóu
    chù
    chù
    shēng
  • yàn
    huáng
    kuā
    shé
    jiàn
    liǔ
    huā
    jiá
    dǒu
    shēn
    qīng
  • tuō
    huàn
    shāng
    shān
    jiǔ
    xiào
    sāo
    qīng

原文: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相关标签:清明节谪居无奈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一个地方官清闲的职位中,唯有团练副使是清闲的,一年中只有清明节是清冷的节日。

春天来了又走,何时才是尽头,闲恨和闲愁到哪里都会产生。

燕子和黄鹂争相鸣叫,柳絮和树荚竞相飞扬。

脱下官服,换上隐士居住的商山的酒,独自笑吟《离骚》中的诗句。

注释:冷节: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

商山:指商山四皓,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清明日独酌》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王禹偁在被贬谪到商州任职时所作。诗题明确地点出了诗的主题和背景,透露出诗人在贬谪生活中的苦闷之情。

首联中的“唯”字表达了诗人的不满和无奈之情,“冷”字则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特点,这两个词语都展现了诗人在贬谪中的感受。

颔联表面上描述了令人烦恼的春天,但实际上是让诗人心生惊悸的“闲”。颈联中的“夸”和“斗”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通过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春天的趣味。同时,通过对比的手法,诗人将自己被贬谪的忧愁与眼前的大自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也表达了诗人希望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愿望。

尾联运用了商山四皓和屈原《离骚》的典故,诗人的情绪变得十分豁达。他选择接受现实,将内心的郁闷化为笑声,与《离骚》一起品酒赏春,这也成为一种乐趣。

整首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在贬谪中寻求自我排遣、追求豁达洒脱并享受隐士生活的心境。诗意深长,言简意赅。 《清明日独酌》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王禹偁的照片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是北宋时期的一位白体诗人和散文家。他的字是元之,是汉族,出生在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后来他被贬到黄州,因此被世人称为王黄州。他在太平兴国八年考中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位。他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多次被贬谪。真宗即位后,他被召回,再次担任知制诰的职务。然而后来他又被贬到黄州,之后又迁到蕲州,最终在那里病死。

王禹偁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文学影响了韩愈、柳宗元等人,而他的诗则受到了杜甫、白居易等人的崇拜。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他的词作品只有一首,但它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他还著有《小畜集》一书。

猜您喜欢

对雪

宋代 王禹偁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
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
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
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
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
因思河朔民,输税供边鄙。
车重数十斛,路遥几百里。
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
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
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
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
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
今日何处行,牢落穷沙际。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
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
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
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
不耕一亩田,不持一只矢。
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
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宋代 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残句:床头只有黄州印

宋代 王禹偁

床头只有黄州印,监里看成白发翁。

送密直温学士西京迁葬

宋代 王禹偁

锦衣西去道何光,卜葬伊川旧钓乡。
留守开筵亲举白,故人垂泪看焚黄。
重寻泉石应多感,旋插松楸未着行。
一月归程如有暇,云间时到读书房。

知州厅杏花昨日烂漫录事院今日

宋代 王禹偁

知州宅畔繁如雪,录事厅前落似梅。
副使官闲花亦冷,至今未有一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