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原文赏析

  • jīn
    shān
  • [
    sòng
    dài
    ]
    meí
    yáo
    chén
  • lái
    hòu
    chǔ
    ráo
    guī
    xūn
  • shān
    xíng
    jiē
    jiè
    fēn
  • cháo
    níng
    kuī
    xún
    ōu
    zuò
    qún
  • lǎo
    sēng
    wàng
    suì
    yuè
    shí
    shàng
    kàn
    jiāng
    yún

原文: 吴客独来後,楚桡归夕曛。
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
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独自从吴地前来,船桨在落日的余晖中返回楚地。
山峦与大地融为一体,佛寺与江波相对。
海鹘只是观望而不接近山上的物品,鸥鸟像被驯服一样自然地成群。
寺中的老僧忘却了岁月,只是在山石上凝视着江上的浮云。

注释:
吴客:指作者自己。
夕曛:落日的余晖。
巢鹘宁窥物:传说金山旁的鹘山上栖息着鹘鸟。鹘鸟从不来金山与海鸟争斗,也不从附近的山上取东西作为食物,所以用这样的描述。鹘:一种凶猛的鸟。 《金山寺》译文及注释详情»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照片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出生于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一个汉族家庭。宣城古称宛陵,因此他被尊称为宛陵先生。

梅尧臣初次参加科举考试时没有获得名次,后来通过荫补成为河南主簿。直到50岁时,他才在皇祐三年(1051)得到宋仁宗的召试,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并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梅直讲”、“梅都官”。

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注释是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还有《宛陵先生集》60卷的著作,以及《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此外,他还有两首词作传世。

梅尧臣的生平可以总结为:出生于1002年,出生地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初试不第,后荫补河南主簿。50岁时,获得宋仁宗的召试,并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成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他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著作有《宛陵先生集》60卷和《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他还有两首传世词作。梅尧臣去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暂无相关记录。

猜您喜欢

次韵答郦学正见赠三首 其一

宋代 俞德邻

鸡鸣群动已憧憧,习静工夫自笑慵。
风月一襟霜两鬓,图书万卷酒千钟。
维摩示病元非病,李广难封不愿封。
世道隆污随所适,我知老子本犹龙。

为汤提刑赋南园玉绣毬花二首 其二

宋代 俞德邻

愁烟泫露泣明妃,万蝶魂迷倦不飞。
帐簇流苏裀翡翠,阶翻蹴鞠落珠玑。
琼葩分韵香疑减,柳絮成团似却非。
风雨朝昏他日约,忍令容易失芳菲。

古琴一张徽弦不具持赠刘汉卿经历因赋

宋代 俞德邻

枯桐三尺蹙龙纹,爨下薪焦偶未焚。
七窍已开犹浑沌,一丝不挂绝声闻。
至音澹薄何如默,大道希夷岂在文。
持赠要知弦外趣,美哉斯意忆河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