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辄引蔡水》原文赏析

  • yùn
    chéng
    xiāng
    gōng
    liǔ
    jiǔ
    zhé
    yǐn
    cài
    shuǐ
  • [
    sòng
    dài
    ]
    zhé
  • lín
    lín
    shā
    jiǎo
    chū
    píng
    pēn
    zhū
    yǒu
  • jiù
    jìng
    zhōng
    héng
    què
    cóng
    tiān
    wài
    wàng
    xiān
  • fěn
    huā
    yòu
    jié
    qīng
    lián
    jīn
    weǐ
    hái
    tiào
  • zhī
    weí
    bìng
    chóng
    lái
    yìng
    gòng
    jiǔ
    beī
    shū

原文: 鳞鳞沙脚出平湖,一喷珠玑碧有余。
依旧镜中横紫阁,却从天外望仙闾。
粉花又结青莲子,金尾还跳赤鲤鱼。
自惜支离苦为病,重来应共酒杯疏。



宋代诗人苏辙的照片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

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他在文学、政治和教育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

苏辙在文学方面,以其散文和诗歌才华闻名。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为特点,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主题。他的诗歌则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著称,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为主题。

在政治方面,苏辙曾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保持传统制度和政治秩序。他因此被贬为河南推官,后又因与哲宗及元丰诸臣发生冲突而多次被贬谪。尽管遭受了政治打击,但苏辙仍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

在教育方面,苏辙注重培养人才,曾任教于国子监,培养了许多学生。他注重教育的实用性,主张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品德,以造福社会。

苏辙的一生经历了风波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文学、政治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被后人广泛传颂,被尊称为文定先生。

猜您喜欢

双红豆辞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知是蓝桥是鹊桥,一双解下佩琼瑶。
情同沧海无深浅,缘比浮云有近遥。
花纵可攀容易别,月虽频望手难招。
不如身化王馀片,分属江东大小乔。

双红豆辞 其四

清代 孙原湘

心中眼底与眉头,积得离愁又病愁。
小玉瘦来眠反侧,飞琼归去信沉浮。
缘悭莫要真成玦,痴绝难甘枉下钩。
每到幽窗閒把玩,团圞一对鍊金彄。

双红豆辞 其五

清代 孙原湘

叠笺书恨祇焚灰,剪纸酬神枉费财。
一半聪明知误用,两无消息肯传来。
慢凭问卜蓍归妹,悔不能医药作媒。
愿学维摩行脚状,替人担病觅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