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介甫知毗陵》原文赏析

  • sòng
    wáng
    jiè
    zhī
    líng
  • [
    sòng
    dài
    ]
    meí
    yáo
    chén
  • niú
    cháng
    weì
    tián
    cháng
    weì
  • yǒu
    shù
    yīn
    yǒu
    shuǐ
    {
    zuǒ
    yòu
    chú
    }
  • shú
    zhī
    shì
    chūn
    nóng
    dàn
    zhī
    qiū
  • tài
    shǒu
    zhuī
    xiàn
    guān
    táng
    shàng
    fèn
  • xiàn
    guān
    cháng
    táng
    xià
    biān
  • tiān
    rén
    qián
    shǒu
  • jiè
    wèn
    weí
    zhèng
    suǒ
    shū
  • jīn
    jūn
    qǐng
    jùn
    mín
    jiāng
  • meǐ
    guān
    èr
    qiān
    shí
    jié
    shù
    guó
  • jiān
    jiā
    jǐn
    yuán
    yín
    jīn
  • bīng
    yōng
    hòu
    duì
    jiàn
    shèng
    qián
  • jūn
    yòu
    ruò
    peì
    peí
  • xíng
    wèn
    fēng
    gēng
  • xià
    qíng
    lüè
  • céng
    kěn
    weí
    zhòng
    wǎng
    weí
    shì
  • xué
    shī
    wén
    shú
    táng

原文: 吴牛常畏热,吴田常畏枯。
有树不荫犊,有水不滋{左禾右刍}。
孰知事春农,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县官,堂上怒奋须。
县官促里长,堂下鞭扑俱。
不体天子仁,不恤黔首逋。
借问彼为政,一一何所殊。
今君请郡去,预喜民将苏。
每观二千石,结束辞国都。
丝鞯加锦缘,银勒以金涂。
兵吏拥後队,剑挝盛前驱。
君又不若此,革辔陪泥乌。
欵行问风俗,低意骑更驽。
下情靡不达,略细举其麤。
曾肯为众异,亦罔为世趋。
学诗闻已熟,爱棠理岂无。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照片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出生于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一个汉族家庭。宣城古称宛陵,因此他被尊称为宛陵先生。

梅尧臣初次参加科举考试时没有获得名次,后来通过荫补成为河南主簿。直到50岁时,他才在皇祐三年(1051)得到宋仁宗的召试,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并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梅直讲”、“梅都官”。

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注释是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还有《宛陵先生集》60卷的著作,以及《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此外,他还有两首词作传世。

梅尧臣的生平可以总结为:出生于1002年,出生地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初试不第,后荫补河南主簿。50岁时,获得宋仁宗的召试,并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成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他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著作有《宛陵先生集》60卷和《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他还有两首传世词作。梅尧臣去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暂无相关记录。

猜您喜欢

送江阴签判晁太祝

宋代 梅尧臣

去无珠履为上宾,进船申浦忆春申。
江田插秧鹁姑雨,丝网得鱼云母鳞。
青天折桂香未灭,紫豉煮莼甘更新。
平时况可乐风月,吴物信美聊前陈。

同道损持国访孔旼处士

宋代 梅尧臣

高庐当大道,节士不肯过。
穷巷独秉德,车马一何多。
势力走谀谄,礼义服委佗。
是以被褐人,长甘北山阿。
曰今岂有愧,渔上有行歌。

花时留郡归已初夏事六首

宋代 黎廷瑞

正是花时坐弗邀,出门新绿满江臯。
池塘滟滟鸣姑恶,草树阴阴度伯劳。
宿酒转添胸磊磈,游丝欲乱鬓萧骚。
西畴昨夜春膏满,免得人间费桔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