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招隐亭》原文赏析

  • yùn
    zhān
    zhāo
    yǐn
    tíng
  • [
    sòng
    dài
    ]
    zhé
  • yǐn
    weì
    xiá
    xiá
    quàn
    rén
  • shì
    yǐn
    tíng
    jiǔ
    cán
    yīng
    shàng
    chén
  • lín
    shēn
    kaī
    cuì
    àn
    duàn
    jùn
    yán
  • sòng
    xuě
    cūn
    yàn
    yíng
    yáng
    niǎo
    xīn
  • zhú
    fēng
    chuī
    duàn
    lài
    yuè
    zhuàn
    chē
  • shuāng
    feī
    tóu
    zuò
    shān
    meí
    chóng
    jīn
  • cháng
    yǒu
    dài
    shī
    tàn
    yīn
  • jūn
    kàn
    shēng
    míng
    běn
    shí
    bīn

原文: 隐居吾未暇,何暇劝夫人。
试饮此亭酒,自惭缨上尘。
林深开翠帟,岸断峻严闉。
送雪村酤酽,迎阳鸟哢新。
竹风吹断籁,湖月转车轮。
霜叶飞投坐,山梅重压巾。
欲居常有待,已失叹无因。
古语君看取,声名本实宾。



宋代诗人苏辙的照片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

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他在文学、政治和教育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

苏辙在文学方面,以其散文和诗歌才华闻名。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为特点,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主题。他的诗歌则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著称,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为主题。

在政治方面,苏辙曾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保持传统制度和政治秩序。他因此被贬为河南推官,后又因与哲宗及元丰诸臣发生冲突而多次被贬谪。尽管遭受了政治打击,但苏辙仍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

在教育方面,苏辙注重培养人才,曾任教于国子监,培养了许多学生。他注重教育的实用性,主张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品德,以造福社会。

苏辙的一生经历了风波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文学、政治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被后人广泛传颂,被尊称为文定先生。

猜您喜欢

忆第

宋代 蔡襄

清溪曲曲抱山斜,绕溪十里蔷薇花。
春风吹香袭人骨,乾红淡白相交加。
眼睛眩晃不能视,烂如赤日凌朝霞。
时有扁舟向中下,共疑来处从仙家。
于时邀我临流饮,下踞大石盘犬牙。
平生意气一快论,屈指世务还惊嗟。
酒酣襞纸探強韵,胡涂醉字成乱鸦。
侵更把火入官舍,下马犹吟诗各夸。
何言花落悲人世,只见溪流度岁华。
今年初夏我复至,深丛晚艳余孤葩。
山川故物依然在,惟子别路幽明赊。
想象音容杳何许,桂旗猎猎随云车。
悲来独坐荫芳树,涕泪挥洒沾黄沙。
行人怪我爱溪水,那知此恨无边涯。

李将

宋代 高翥

自小在行伍,得官因用兵。
筹边头发竖,入阵骨毛轻。
战马惜如命,宝刀都有名。
酒酣常骂坐,嫌客话升平。

访铦朴翁不遇二首

宋代 高翥

乱花飞絮趁长髯,来访西湖竹裹庵。
行尽白云三十里,诗人又在白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