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答范天民》原文赏析

  • yùn
    fàn
    tiān
    mín
  • [
    sòng
    dài
    ]
    meí
    yáo
    chén
  • jīn
    guàn
    peì
    cháo
    rén
    duō
    zuò
    beǐ
    shān
    sōng
    xià
    chén
  • pán
    táo
    zhòng
    lái
    jiǔ
    kaī
    huā
    jié
    yóu
    chūn

原文: 古今冠佩立朝人,多作北山松下尘。
我爱蟠桃种来久,开花结子不由春。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照片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出生于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一个汉族家庭。宣城古称宛陵,因此他被尊称为宛陵先生。

梅尧臣初次参加科举考试时没有获得名次,后来通过荫补成为河南主簿。直到50岁时,他才在皇祐三年(1051)得到宋仁宗的召试,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并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梅直讲”、“梅都官”。

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注释是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还有《宛陵先生集》60卷的著作,以及《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此外,他还有两首词作传世。

梅尧臣的生平可以总结为:出生于1002年,出生地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初试不第,后荫补河南主簿。50岁时,获得宋仁宗的召试,并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成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他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著作有《宛陵先生集》60卷和《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他还有两首传世词作。梅尧臣去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暂无相关记录。

猜您喜欢

岩叟用前韵相留践云岩之约和韵

宋代 陈文蔚

屡陪轩骑过横溪,每想云岩望眼西。
酬约再寻山下路,赋诗留与石间题。
吟风弄月计为上,竞利争名着总低。
明日杖藜归故隐,人生离合信难齐。

余北征行囊萧然读老杜万里须十

明代 邓云霄

时清不必须,骥足喜长途。
为问关门吏,何曾识弃繻?

逃暑崇法寺

宋代 谢翱

城南古寺凉生处,草色遥连孝子墓。
棋局雨生苔鲜文,袈裟晴挂芭蕉树。
自昔阇黎修白业,会公唯与舒王椄。
只今尘土影堂空,石上犹镌麻纸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