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钱相公挽歌三首》原文赏析

  • suí
    zhōu
    qián
    xiāng
    gōng
    wǎn
    sān
    shǒu
  • [
    sòng
    dài
    ]
    meí
    yáo
    chén
  • shāng
    guī
    guó
    jīn
    cháo
    tàn
  • yōu
    chóu
    zhuàn
    chǔ
    xiē
    tiǎn
    cuì
    gǎn
    zhōu
    shī
  • wén
    cǎo
    míng
    shí
    fǎng
    访
    zhōng
    yán
    zhī
  • cháng
    fān
    zuò
    zhòng
    rén
    beī

原文: 昔日伤归国,今朝叹举輀。
忧愁传楚些,殄悴感周诗。
文草明时访,忠言故吏知。
居常呜咽涕,翻作众人悲。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照片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出生于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一个汉族家庭。宣城古称宛陵,因此他被尊称为宛陵先生。

梅尧臣初次参加科举考试时没有获得名次,后来通过荫补成为河南主簿。直到50岁时,他才在皇祐三年(1051)得到宋仁宗的召试,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并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梅直讲”、“梅都官”。

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注释是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还有《宛陵先生集》60卷的著作,以及《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此外,他还有两首词作传世。

梅尧臣的生平可以总结为:出生于1002年,出生地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初试不第,后荫补河南主簿。50岁时,获得宋仁宗的召试,并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成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他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著作有《宛陵先生集》60卷和《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他还有两首传世词作。梅尧臣去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暂无相关记录。

猜您喜欢

吴李制属同寓富池双泉寺畏寒索

宋代 董嗣杲

秋扇已弃物,寒衣还催装。
偃息觉寒侵,客况入渺茫。
宿疢不时作,难恃筋力强。
畏热亦畏寒,北固人之常。
今此露寒初,畏缩尤周章。
共君蛰寺楼,雨话几对床。
布褐莫禁风,芒鞋莫抵霜。
无聊思往时,意惬交秋凉。
散发醉瑶台,濯足歌沧浪。
悲凉所不识,安知有摧伤。
邻家浊酒香,邻僧不住尝。
亟沽两甆罎,连倒浇酸肠。
敌寒固尚赊,姑遣秋宵长。
少年挽不来,乌兔有底忙。

玉绣球花

宋代 董嗣杲

洁身自拥翠枝寒,遗得春魂寄素颜。
夜月曳光凝绝径,晚风抛影入空关。
几团白云能娇腻,五色流苏只等闲。
宛似恋香蝴蝶乱,绿阴深处不飞还。

畏风

宋代 董嗣杲

病骨怯风寒,懒纵江头步。
江头归船多,奈我未得渡。
自知年尚壮,颜发就衰暮。
南峰山庐在,窗户掩高树。
猿鹤想凄黯,应笑我出误。
欲退未有由,欲进且无路。
何当探仙源,多织游山屦。
顾影忽伤怜,难缚岁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