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逢原》原文赏析

  • sòng
    féng
    yuán
  • [
    sòng
    dài
    ]
    meí
    yáo
    chén
  • héng
    cái
    chén
    yīng
    zhōu
  • bái
    cái
    piāo
    luò
    cāng
    jiāng
    tóu
  • hòu
    duō
    xiào
    cái
    báo
    kōng
    qiú
  • wén
    zhāng
    běn
    shí
    fǎn
    néng
    zhōu
  • cháng
    jiè
    cáo
    shèn
    ěr
    liú
  • zāng
    cāng
    huǐ
    mèng
    huán
    shèng
    qiū
  • suī
    yún
    tuī
    zhī
    tiān
    weì
    miǎn
    huáng
    huáng
    qiú
  • jīn
    chóng
    xué
    jiàn
    gōng
    hóu
  • xíng
    dāng
    yán
    feī
    jiào
    nìng
    róu

原文: 祢衡负其才,沉没鹦鹉洲。
李白负其才,飘落沧江头。
後亦多效此,才薄空羁囚。
文章本济时,反不能自周。
吾尝戒吾曹,慎勿异尔流。
臧仓毁孟轲,桓魋迫圣丘。
虽云推之天,未免皇皇求。
吾今重子学,无力荐公侯。
行当思吾言,非教子佞柔。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照片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出生于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一个汉族家庭。宣城古称宛陵,因此他被尊称为宛陵先生。

梅尧臣初次参加科举考试时没有获得名次,后来通过荫补成为河南主簿。直到50岁时,他才在皇祐三年(1051)得到宋仁宗的召试,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并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梅直讲”、“梅都官”。

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注释是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还有《宛陵先生集》60卷的著作,以及《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此外,他还有两首词作传世。

梅尧臣的生平可以总结为:出生于1002年,出生地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初试不第,后荫补河南主簿。50岁时,获得宋仁宗的召试,并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成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他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著作有《宛陵先生集》60卷和《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他还有两首传世词作。梅尧臣去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暂无相关记录。

猜您喜欢

忆匡山旧居五首 其四

明代 释函是

叠叠山河天地间,晴空望尽雁洲寒。
潮声惯作泉声觉,海色长当山色看。
郑谷莫轻今世易,沃洲真见古人难。
垂垂五十又过二,千里云烟梦未安。

别匡山归宗寺半偈

明代 何南凤

我到匡山花未发,我去山花落尽时。
猛风积雪曾侵骨,煦日舒颜听鸟啼。
丈室孤灯深夜坐,几回明月对襟期。
襟期对此平生足,世上无忧天上福。
堪嗟平生百计口,此际等閒满所欲。
声色才染便是魔,真人决定藏空谷。
空谷优游遁姓名,太和元气自流行。
万灵群□咸归化,觉道从渠成不成。
拟求宗乘与实法,名心未尽堕无明。
无明路是无生路,祇为名心自差误。
名心若净色亦除,五欲□□绝回互。
说与归宗上士知,我在庐山何去住。

忆匡山旧居五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峡桥茅屋堪谁托,珠海禅房且自安。
山水多因青鬓误,风烟空向白头叹。
旧移方丈从蛛蝄,新植松杉作虎栏。
几载经营岩壑在,潺潺一路石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