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原文赏析

  • sòng
    xiè
    shī
    hòu
    tài
    tōng
    pàn
    fén
    zhōu
  • [
    sòng
    dài
    ]
    meí
    yáo
    chén
  • pín
    guān
    yuè
    guǎn
    jīng
    dào
    kuàng
    zhù
    nán
    yáng
    duō
    shuǐ
    tián
  • beǐ
    dēng
    tài
    xíng
    fén
    zhèng
    ?
    ?
    qiū
    fēng
    qián
  • jìn
    rén
    hòu
    guǎ
    sòng
    ruǎn
    chuī
    lín
    xiān
  • jūn
    fāng
    shào
    zhuàng
    chǐ
    齿
    jiá
    jiàn
    gān
    meǐ
    jīng
    biàn
    便
  • yǒu
    nán
    feī
    xìn
    mǎn
    chuān
    míng
    yàn
    xià
    lián
    lián

原文: 频官吴越馆粳稻,况住南阳多水田。
北登太行入汾曲,正穫??稏秋风前。
晋人朴厚自寡讼,软炊玉粒河鳞鲜。
君方少壮齿颊健,甘美不负经腹便。
有意南飞寄我信,满川鸣雁下连连。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照片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出生于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一个汉族家庭。宣城古称宛陵,因此他被尊称为宛陵先生。

梅尧臣初次参加科举考试时没有获得名次,后来通过荫补成为河南主簿。直到50岁时,他才在皇祐三年(1051)得到宋仁宗的召试,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并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梅直讲”、“梅都官”。

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注释是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还有《宛陵先生集》60卷的著作,以及《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此外,他还有两首词作传世。

梅尧臣的生平可以总结为:出生于1002年,出生地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初试不第,后荫补河南主簿。50岁时,获得宋仁宗的召试,并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成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他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著作有《宛陵先生集》60卷和《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他还有两首传世词作。梅尧臣去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暂无相关记录。

猜您喜欢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三迎武舞入

宋代 杨亿

已象文治,乃观武成。
总干山立,七德以贞。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

隋代 佚名

嘉彼驯象,来归帝乡。
南州繁质,中区效祥。
仁格巨赫,德柔遐荒。
有感斯应,神化无方。

咏史

明代 杨慎

月仗云门五彩球,御前争赌最先筹。
须臾赢得西川印,便脱青衣拥碧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