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送王琪》原文赏析

  • zǒu
    sòng
    wáng
  • [
    sòng
    dài
    ]
    meí
    yáo
    chén
  • jiāng
    nán
    èr
    yuè
    cǎo
    qīng
    qīng
    sòng
    guī
    shí
    mǎn
    tīng
    <
    b
    r
    >
    shuí
    xìn
    ér
    jīn
    yǒu
    zhōng
    zhī
    zhī
    qín
    tíng

原文: 江南二月草青青,送子归时已满汀。
谁信而今有忠义,只知七日哭秦庭。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照片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出生于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一个汉族家庭。宣城古称宛陵,因此他被尊称为宛陵先生。

梅尧臣初次参加科举考试时没有获得名次,后来通过荫补成为河南主簿。直到50岁时,他才在皇祐三年(1051)得到宋仁宗的召试,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并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梅直讲”、“梅都官”。

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注释是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还有《宛陵先生集》60卷的著作,以及《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此外,他还有两首词作传世。

梅尧臣的生平可以总结为:出生于1002年,出生地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初试不第,后荫补河南主簿。50岁时,获得宋仁宗的召试,并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成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他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著作有《宛陵先生集》60卷和《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他还有两首传世词作。梅尧臣去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暂无相关记录。

猜您喜欢

踰月苦旱忽得邑宰喜雨诗用韵二

宋代 林希逸

布谷催耕叹雨乾,诸贤欢咏我辛酸。瓢分不到田犹涸,琴化虽均天作难。底要岁遗三九食,但为民几一分宽。未县龙骨鱼无梦,那得新租上送官。

踰月苦旱忽得邑宰喜雨诗用韵二

宋代 林希逸

连日非无数点飞,滨溪底见响舂机。甘霖君已吟成卷,炎赫吾方汗湿衣。雷邑未能均泽施,龙君可要逐方祈。笺天更仗伊谁力,外史臣惭似蚁微。

大祥后述哀答陈文鸣提学 其二

明代 陈洪谟

过我频将道义论,可堪斜日映秋原。茶炉火断空淹坐,松径风回欲掩门。泪尽尚惭诗句意,情深何止故交恩。欧公乡里庐陵是,吾省文风已复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