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怒目横行与虎争,寒沙奔火祸胎成。
虽为天上三辰次,未免人间五鼎烹。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1045年8月9日,出生地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起被称为“一祖三宗”,其中黄庭坚是其中一宗。
黄庭坚曾在苏轼门下学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起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与苏轼齐名,被世人称为“苏黄”。黄庭坚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山谷词》,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黄庭坚的书法也非常出色,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逝世于1105年5月24日,享年60岁。他的一生为文学和书法界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广泛称颂和传颂。
胡马扬尘烽燧作,我行乃在天一角。江西趼足过湖南,本赴郴阳故人约。中途群盗又蜂起,所至往往为囊橐。迟回改路心自笑,隐忍畏事人所薄。不因此去渡湘水,更欲何时到南岳。山中况有二老人,万里同来且安乐。遥瞻见我应大笑,白须黑面都如昨。平生故旧几人在,不早从公老丘壑。自经丧乱可过从,每一思之怀抱恶。请公更说因地初,一解人间因慧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