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八日》原文赏析

  • shí
    yuè
    shí
  • [
    sòng
    dài
    ]
    meí
    yáo
    chén
  • shuāng
    jìn
    zhī
    yǐng
    shū
    jǐng
    shàng
    qīng
    zhuàn
    <
    b
    r
    >
    西
    xiāng
    é
    yàn
    dōng
    guì
    láng
    cái
    qiě
    <
    b
    r
    >
    chán
    tóu
    shuí
    wàn
    qián
    jǐn
    yìng
    ěr
    yǒu
    míng
    yuè
    zhū
    <
    b
    r
    >
    weí
    qíng
    weí
    tóng
    xīn
    <
    b
    r
    >
    xīn
    qíng
    xiāng
    jìn
    juàn
    feī
    quán
    zhù

原文: 霜梧叶尽枝影疏,井上青丝转辘轳。
西厢舞娥艳如玉,东楯贵郎才且都。
缠头谁惜万钱锦,映耳自有明月珠。
一为辘轳情不已,一为梧桐心不枯。
此心此情日相近,卷起飞泉注玉壶。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照片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出生于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一个汉族家庭。宣城古称宛陵,因此他被尊称为宛陵先生。

梅尧臣初次参加科举考试时没有获得名次,后来通过荫补成为河南主簿。直到50岁时,他才在皇祐三年(1051)得到宋仁宗的召试,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并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梅直讲”、“梅都官”。

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注释是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还有《宛陵先生集》60卷的著作,以及《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此外,他还有两首词作传世。

梅尧臣的生平可以总结为:出生于1002年,出生地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初试不第,后荫补河南主簿。50岁时,获得宋仁宗的召试,并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成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他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著作有《宛陵先生集》60卷和《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他还有两首传世词作。梅尧臣去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暂无相关记录。

猜您喜欢

邵伯堰下王君玉饯王仲仪赴渭州

宋代 梅尧臣

未破河西寇,朝廷尚有忧。
淮南命儒帅,塞上足封侯。
莫擐黄金甲,须存百胜谋。
昔尝经黠虏,今去正防秋。

离陈至华西

宋代 张耒

落日照原隰,晚风吹客鞭。
空巢霜后木,残枿烧余田。
憔悴贫中客,苍茫岁暮天。
远游轻道路,无地息劳肩。

柯山杂诗四首

宋代 张耒

九月江城霜气清,旅人寒事略经营。
隔窗便是山前树,永夜叶声如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