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车马云外来,衣沾半山雨。弭节扣真居,扪萝笑尘矩。回溪响石丛,灵茹抽岩坞。玉槛刻年华,应无愧前古。
梅尧臣(1002~1060)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出生于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一个汉族家庭。宣城古称宛陵,因此他被尊称为宛陵先生。
梅尧臣初次参加科举考试时没有获得名次,后来通过荫补成为河南主簿。直到50岁时,他才在皇祐三年(1051)得到宋仁宗的召试,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并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梅直讲”、“梅都官”。
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注释是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还有《宛陵先生集》60卷的著作,以及《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此外,他还有两首词作传世。
梅尧臣的生平可以总结为:出生于1002年,出生地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初试不第,后荫补河南主簿。50岁时,获得宋仁宗的召试,并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成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他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著作有《宛陵先生集》60卷和《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他还有两首传世词作。梅尧臣去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暂无相关记录。
穷愁逼逼空叹息,远游冠在犹堪拭。伯通桥下春水流,布帆一幅千里游。芙蓉湖波绿如染,罨画溪头山几点。花明月白不知夕,髣髴扁舟重入剡。旧游曾识延陵生,莫逆穷交一步兵。且作平原十日饮,安事夷齐千载名。寂寞圌山老都尉,迟我碧桃花下醉。锦江春暖浪俱香,赤城霞流山失翠。金焦遥作两青凫,水面飞来扑玉壶。万里长江限南北,令人长忆孙伯符。燕子矶头燕子飞,凤凰台畔柳依依。看花偶入长干寺,策杖还须到翠微。荷衣脱下白纷纷,尽是钟山松上云。辟支洞口金光草,兜率岩中宝藏文。摄山自古多灵药,归来始践徵君约。悠然置我丘壑间,高吟梁父惊猿鹤。吾笑殷中军,废后书空竟莫闻。又叹阮遥集,一生当著几两屐。此身不带封侯骨,朅来幸有烟霞癖。黄金朱芾求不来,白云青山随可得。不因未了向平缘,五岳追寻孰我先。知君亦是沉冥士,寄此春游汗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