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淮》原文赏析

  • guò
    huái
  • [
    sòng
    dài
    ]
    meí
    yáo
    chén
  • shì
    qīn
    shǔ
    shǔ
    lái
    biàn
    chèn
    tiáo
    tiáo
    huái
    <
    b
    r
    >
    zhǐ
    céng
    hán
    jūn
    weí
    yǒu
    yǐn
    chaī
    <
    b
    r
    >
    yuè
    xián
    yuǎn
    xián
    làng
    cháo
    tuì
    退
    cháng
    tīng
    bàng
    <
    b
    r
    >
    huá
    diān
    xiāng
    qīng
    tóng
    rěn
    jiàn
    xíng
    hái

原文: 侍亲数数来浮汴,护榇迢迢复渡淮。
旨蓄曾无御寒具,细君唯有隐居钗。
月衔远入鱼衔浪,潮退长汀蚌阁崖。
素服华颠色相似,青铜不忍见形骸。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照片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出生于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一个汉族家庭。宣城古称宛陵,因此他被尊称为宛陵先生。

梅尧臣初次参加科举考试时没有获得名次,后来通过荫补成为河南主簿。直到50岁时,他才在皇祐三年(1051)得到宋仁宗的召试,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并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梅直讲”、“梅都官”。

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注释是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还有《宛陵先生集》60卷的著作,以及《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此外,他还有两首词作传世。

梅尧臣的生平可以总结为:出生于1002年,出生地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初试不第,后荫补河南主簿。50岁时,获得宋仁宗的召试,并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成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他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著作有《宛陵先生集》60卷和《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他还有两首传世词作。梅尧臣去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暂无相关记录。

猜您喜欢

怀沈斯庵先生 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 陈瑚(沧玉)

西台晞发痛遗民,避地南瀛第一人。
浩劫馀生存硕果,空门垂老弃儒巾。
文风⑴早被端由汝,天子虽尊不得臣。
孤岛田横无限恨,白头犹见海扬尘。

铁砧山吊古

清末近现代初 陈瑚(沧玉)

凭吊空山感百端,延平创业最艰难。
孤军地拓田横岛,上将身登韩信坛。
井水一泓冰雪冷,剑光万丈斗牛寒。
铁砧胜迹堪千古,想见英雄立马看。

答友人柬问螺阳风土①

清代 陈书(桃源人)

问俗竟如何,家家茅结庐。
有村皆种竹,无地不通车。
秉穗赓多稼,鸡豚乐比闾。
但令安作息,海宇即豳居(杨永智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