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朱淑真的照片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是宋代女诗人之一,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她出生于南宋初年,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有一种说法认为她是浙江海宁人,另一种说法认为她是浙江杭州人。她出生在一个仕宦之家,丈夫是一名文法小吏,但由于志趣不合,夫妻关系不和睦,最终导致丈夫抑郁而早逝。据传淑真过世后,她的父母将她生前的文稿全部烧毁。关于她的其他生平资料无法考证,没有确切的结论。现存的她的作品有《断肠诗集》和《断肠词》,这些作品是劫后余篇,幸存下来的。

情爱世界

朱淑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女词人。尽管后人给她的诗集作序时称她为“嫁为市井民妻”,但根据考证,她的丈夫并非普通市民,而是一个小官吏。朱淑真对丈夫的不满,并非因为他贫穷无势,而是因为他的才学和心灵无法与她相称。婚后不久,她就因为失望而发出了抱怨,表达了对婚姻的不满。

关于朱淑真的《生查子》词,究竟是欧阳修还是朱淑真所作,一直存在争议。这首词的含义浅白易懂,描写了一个少女与情人的约会。然而,作者的身份却引起了争议。根据当时的说法,这首词无疑是邀请人私奔的词句,比起李清照被指责的“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更为严重。因此,明代的杨慎在《词品》中严厉批评朱淑真为“不贞”。

关于朱淑真是在与丈夫离异后寻找新的爱人,还是在不幸的婚姻中出轨,没有明确的记载。然而,根据她在娘家的情况来看,她最后应该已经与丈夫分居,即使没有正式的休弃,事实上也已经离异。据考证,她因与情人分手而“悒悒抱恨而终”,甚至无法得到地下的安葬,有人猜测她可能是投水自尽,死于湖中。

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一个名叫魏仲恭的人将朱淑真的残存作品辑录出版,并为之作序。序文开头称:“比在武陵,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颂朱淑真词,每茄听之,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所能及?未尝不一唱而三叹也!”这段序言表达了对朱淑真词作的赞美和敬佩。

尽管朱淑真的生平和作品存在许多争议,但她的词作却在后世广为传颂。她的词语清新婉丽,能够准确地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和思想。无论她的婚姻是否幸福,她的作品都展现了她敏锐的洞察力和才华横溢的文学才能。朱淑真的词作为后人所称道,她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朱淑真情爱世界详情»

作品特点

朱淑真,南宋时期的才女和美女,被誉为“幽栖居士”。她的作品主要集中在诗词和书画方面,尤其擅长描绘红梅翠竹。她的诗词作品多以个人爱情生活为主题,早期作品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流于感伤,被后世称为“红艳诗人”。

据传,朱淑真的父母曾将她的作品焚毁,但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作品辑成了《断肠集》(诗)2卷,《断肠词》1卷及《璇玑图记》,不过有多种版本存在。其中,《生查子》是她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欧阳修所作,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女子的风气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

朱淑真的诗词作品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常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明代著名画家杜琼曾在朱淑真的《梅竹图》上题道:“观其笔意词语皆清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明代大画家沈周也在《石田集·题朱淑真画竹》中称赞她的才华非凡。可以看出,朱淑真的才能非同寻常,与李清照齐驾齐驱。

然而,朱淑真的作品也受到了一些争议。她的婚姻不幸福,因此一些作品泄露了她的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了著作权。尽管如此,她的作品中仍然存在着大胆露骨的香艳镜头,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例如,“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和“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等诗句,展现了她对爱情的热烈和放纵。

除了诗词,朱淑真还曾创作过一首名为《相思词》的“圈儿词”,信上没有字,只有圈圈点点。她的丈夫不理解其中的含义,直到在书脊夹缝中看到了一首小楷《相思词》,才恍然大悟并笑了起来。这首词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爱意,以及两人之间的默契和情感交流。

总的来说,朱淑真是一位才情出众的女性作家和画家,她的作品在南宋时期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欣赏。尽管她的作品在一些方面存在争议,但她的才华和创作精神仍然值得我们敬佩和赞美。她的早逝使她成为了一个“问题美女作家”,但她的作品却在后世流传下来,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朱淑真作品特点详情»

作品溯源

朱淑真是一位在世时就以其诗词才华而闻名的文人。她曾自编了一本名为《写怀二首》的诗词集,但不幸的是,这本集子在她去世后散佚了。然而,在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的时候,宛陵魏仲恭(端礼)将她的诗词辑为《断肠集》,共有十卷。不久之后,钱唐郑元佐为这本集子作了注释,并增加了后集,使得总共有七卷(有一本将第七卷分为两卷,所以总共有八卷)。此外,还有一本名为《断肠词》的集子也在流传。

为了编写这篇文章,我们以清代汪氏艺芸书舍影元抄本《新注朱淑真断肠诗集》为底本,并校对了民国时期徐乃昌影元刻本、清代光绪年间嘉惠堂刊《武林往哲遗著》本以及清代的抄本(这些都藏在北京图书馆)。在新的辑集中,我们还另外编了一卷收录了她的其他诗作。

朱淑真的诗词才华备受赞誉,她的作品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她的诗词常常表达了她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表达。她的诗词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她的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断肠集》的问世,使得朱淑真的诗词得以流传下来,并且得到了更多人的欣赏。钱唐郑元佐的注释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解读。后来的增辑集也丰富了这本集子的内容,使得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朱淑真的诗词创作。

除了《断肠集》,还有一本名为《断肠词》的集子也在流传。这本集子可能是朱淑真的另外一部作品,或者是其他人根据她的诗词编纂而成的。无论如何,这本集子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欣赏朱淑真诗词的机会。

总的来说,朱淑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她的诗词作品给人以深深的触动。《断肠集》和《断肠词》的问世,使得她的作品得以流传下来,并且得到了更多人的欣赏。我们应该珍惜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继续传承和弘扬朱淑真的诗词艺术。 朱淑真作品溯源详情»

生平考证

朱淑真,又号幽栖居士,据传为浙江海宁人,出生于南宋初年。她的父亲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朱淑真从小聪明伶俐,博通经史,擅长文学和绘画,对音律也有深入了解,尤其擅长诗词创作,因此被誉为才女。

关于朱淑真的生平,传世的记载并不多。据清代王士祯的《池北偶谈·朱淑真璇玑图记》所言,朱淑真自号幽栖居士,世居桃村。然而,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伪托的说法。另外,朱淑真的丈夫据说是一位俗吏,但具体情况不详。根据朱淑真的诗集《断肠集序》中的《春日书怀》一诗,“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可以推测她的丈夫曾经在官场任职。除此之外,关于朱淑真的生平已经难以考证,只知道她出身宦家,生活并不幸福。

关于朱淑真的籍贯身世,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四库全书》将她定为浙江海宁人,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她是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她的祖籍据说是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然而,这些说法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

据传,朱淑真嫁给了一位文法小吏,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使她备受抑郁之苦。最终,她因抑郁而去世,安葬在杭州的青芝坞。

尽管关于朱淑真的生平和身世存在许多不明确的地方,但她的诗词作品却流传至今。她的诗作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题,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痛苦和不满,同时也展现了她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她的诗词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誉为才女之一。

朱淑真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尽管她的生平和身世仍然存在许多谜团,但她的诗词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朱淑真生平考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