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春半》原文赏析

  • jīn
    mén
    ·
    chūn
    bàn
  • [
    sòng
    dài
    ]
    zhū
    shū
    zhēn
  • chūn
    bàn
    chù
    qíng
    xiàn
    shí
    èr
    lán
    gān
    xián
    biàn
    chóu
    lái
    tiān
    guǎn
  • hǎo
    shì
    fēng
    nuǎn
    shū
    yīng
    yīng
    yàn
    yàn
    mǎn
    yuàn
    luò
    huā
    lián
    juàn
    duàn
    cháng
    fāng
    cǎo
    yuǎn

原文: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春天闺怨思念谒金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光已经过去了一半,我眼前所见,繁花凋谢,春天即将离去。整日倚在栏杆上,徘徊眺望,心中充满了对逝去春天的愁怨,天空也无法帮助我摆脱这种情绪。

风和日暖,这样美好的春光中,我独自倚靠在栏杆旁,不如那些成双成对的莺燕。院子里落满了残花,我只能垂下幕帘呆在屋里,不忍看到春天逝去的景象。芳草漫漫延伸到天边,我思念的人却远在天边,让人悲伤到心肠欲断。

注释:
谒金门:原为唐代教坊曲,后来用作词牌,采用双调,仄韵四十五字。代表作有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和李好古的《谒金门·花过雨》等。

春已半:引用李煜《清平乐》中的句子:“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此情无限:即指春愁无限。

十二阑干:指十二曲栏杆。出自李商隐的《碧城三首》中的“碧城十二曲阑干”。

输与:比不上、还不如。

芳草: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思念的人。 《谒金门·春半》译文及注释详情»

宋代诗人朱淑真的照片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是宋代女诗人之一,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她出生于南宋初年,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有一种说法认为她是浙江海宁人,另一种说法认为她是浙江杭州人。她出生在一个仕宦之家,丈夫是一名文法小吏,但由于志趣不合,夫妻关系不和睦,最终导致丈夫抑郁而早逝。据传淑真过世后,她的父母将她生前的文稿全部烧毁。关于她的其他生平资料无法考证,没有确切的结论。现存的她的作品有《断肠诗集》和《断肠词》,这些作品是劫后余篇,幸存下来的。

猜您喜欢

凭栏人·闺怨

元代 王元鼎

垂柳依依惹暮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啼得花残声更悲,叫得春归郎未知。杜鹃奴倩伊,问郎何日归?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唐代 韦庄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宴清都·连理海棠

宋代 吴文英

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
人间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语。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