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独自登上小楼,春天即将过去,忧愁地望着通往远方的玉门关的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消息中断,没有遇到任何人,只能收起细细的眉毛回到绣户中。
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征人所在的远方。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mèi)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坐着看着落下的花朵,空中叹息,罗袖湿了斑红的泪水。千山万水从未去过,魂魄的梦想又要去哪里寻找?
袂:衣袖。红泪:泪从涂有胭脂的面上洒下,故为“红泪”。又解,指血泪。文学作品中常把女子悲哭的泪水称为“红泪”。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译文及注释详情»
玉关:指玉门关,是指远方的地方。
袂(mèi 妹):指衣袖。红泪——泪从涂有胭脂的面上洒下,故称为“红泪”。也可以解释为指血泪。根据王嘉《拾遗记》的记载:薛灵芸是魏文帝所爱的美人,原本是一个良家女子,被文帝选入六宫。灵芸上车离开时,用玉唾壶接住泪水。壶是红色的,当她到达京师时,泪水凝结成了血。因此,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将女子悲哭的泪水称为“红泪”。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注释详情»
这篇评析主要对韦庄的词《菩萨蛮》进行了分析。评析指出该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叙事性和动作性。与其他词作相比,韦庄通过描写主人公的行为举止来展现她内心的纷乱愁云,而不是仅仅通过描写景物来烘托她的愁思离绪。这种动作性描写在同类题材的词作中相对较少见。
评析进一步分析了词中动作性描写的特点。例如,“独上小楼”描绘了女主人公上楼时的疲惫步履,展现了她独守空闺的春愁。她望着通向玉关的小路,路边的芳草引发了她对远方的思念。然而,她看不到任何人的身影,远方的消息仍然杳如黄鹤,希望变成了泡影。最后,她悻悻地下楼回屋,尽管是锦帐绣帘,也无法让人安定和满足。
整篇评析通过具体的词句分析,揭示了词中动作性描写的特点,并解释了这种描写方式对于表达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纷乱愁云起到的作用。同时,评析也指出了这种动作性描写在同类题材的词作中的相对稀少性。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评析详情»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是晚唐时期的诗人、词人,出生于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他是汉族,是文昌右相韦待价的七世孙,也是苏州刺史韦应物的四世孙。
韦庄与温庭筠一起被称为“花间派”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风格相似,因此也被合称为“温韦”。韦庄擅长写诗,他的长诗《秦妇吟》以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为题材,在当时非常有名气,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一起被称为“乐府三绝”。
韦庄的诗集《浣花集》共有十卷,后来还有人将他的词作辑录为《浣花词》。《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作共三百一十六首。
关于韦庄的出生和死亡年份,具体的资料并不确定,只能大致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