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原文赏析

  • beī
    ·
    nián
    huā
    xià
  • [
    táng
    dài
    ]
    weí
    zhuāng
  • nián
    huā
    xià
    shēn
    chū
    shí
    xiè
    niáng
    shí
    shuǐ
    táng
    西
    miàn
    huà
    lián
    chuī
    xié
    shǒu
    àn
    xiāng
  • chóu
    chàng
    xiǎo
    yīng
    cán
    yuè
    xiāng
    bié
    cóng
    yīn
    chén
    jīn
    shì
    xiāng
    rén
    xiāng
    jiàn
    gēng
    yīn

原文: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相关标签:爱情回忆相思荷叶杯

译文及注释

译文:记得那年夜深人静的时候,和情人第一次在花丛下相见。水堂西侧的帘子低垂着,他们手牵手偷偷定下再相聚的日期。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让人惆怅。从那次离别后,她便杳无音信。现如今诗人也漂泊他乡,再也没有相见的可能了。

注释:
- 谢娘:晋王凝之妻谢道韫有文才,后人因称才女为“谢娘”。唐·韩翃《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诗:“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
- 水堂:临水的厅堂。唐王建《送吴谏议上饶州》诗:“净扫水堂无侍女,下街唯共鹤殷勤。”
- 相期:期待,相约。
- 晓莺残月:指拂晓。
- 音尘:音信,消息。《文选》载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张铣注:“音信复阙。”
- 无因:无所凭借,没有机缘。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韦庄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据《古今词话》和《尧山堂外纪》的记载,韦庄是蜀主王建的宠姬,她的容貌美丽,同时也擅长写词。然而,蜀主王建听闻了韦庄的才华和美貌后,决定将她夺走。韦庄对此感到非常痛苦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荷叶杯》等词作,表达了她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痛苦的诉说。

据传说,韦庄的爱姬读了这首词后,因为痛苦而选择了绝食而死。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也包含了这个悲剧性的故事。韦庄的爱姬被夺走后,她的心情变得沉重和忧伤,这种情感通过《荷叶杯》这首词得到了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韦庄被蜀主王建夺走爱姬后的心情和经历。通过这首词,韦庄回忆了过去的欢乐时光,同时也表达了她对未来的痛苦和忧伤。这首词也传达了韦庄的爱姬因为痛苦而选择绝食而死的悲剧故事。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韦庄的一首词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文章首先指出了词的开头三句通过地点、时间和人物的描写,给人一种真切、分明的印象。接着,文章提到词中写景抒情的真切和分明是韦庄词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描写,词人将爱情的光辉照亮了黑暗中平凡的事物。文章还指出,韦庄的词写男女之情时往往笔墨省净,别有一种清纯的意趣。

在下片中,文章指出词的开头就写到了离别,给人一种世事无常转头成空的感觉。接着,词中通过凄凉的情景和简短的辞藻,表达了离别后的隔绝和相见无由的悲哀。文章最后提到,这种悲哀中还包含了漂泊者的忧伤。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通过对韦庄一首词的分析,揭示了词中真切、分明的描写和清纯的意趣,以及离别和漂泊者的忧伤。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韦庄的照片
韦庄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是晚唐时期的诗人、词人,出生于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他是汉族,是文昌右相韦待价的七世孙,也是苏州刺史韦应物的四世孙。

韦庄与温庭筠一起被称为“花间派”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风格相似,因此也被合称为“温韦”。韦庄擅长写诗,他的长诗《秦妇吟》以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为题材,在当时非常有名气,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一起被称为“乐府三绝”。

韦庄的诗集《浣花集》共有十卷,后来还有人将他的词作辑录为《浣花词》。《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作共三百一十六首。

关于韦庄的出生和死亡年份,具体的资料并不确定,只能大致推测。

猜您喜欢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清代 纳兰性德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写情

唐代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春日行

南北朝 鲍照

献岁发,吾将行。
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
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