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菊》原文赏析

  • tíng
    qián
  • [
    táng
    dài
    ]
    weí
    zhuāng
  • weí
    cháng
    ān
    làn
    màn
    kaī
    jīn
    ěr
    mǎn
    tíng
    zaī
  • hóng
    lán
    xiào
    qīng
    qīng
    céng
    xiàng
    lóng
    shān
    fàn
    jiǔ
    lái

原文: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相关标签:咏物菊花思乡

译文及注释

为忆长安烂熳(烂漫)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为了怀念长安烂漫开放的菊花,我今天把你们移来栽满庭院。
烂熳:同“烂漫”。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红兰不要嘲笑菊花青青的颜色,它曾经让众多宾客在龙山上泛酒停留观赏。
龙山:据《晋书·孟嘉列传》载,九月九日重阳节,桓温曾大聚佐僚于龙山。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庭前菊》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译文:为了怀念长安盛开的菊花,我今天把你们移来栽满庭院。
红兰不要嘲笑菊花青青的颜色,它曾经吸引了许多宾客停下脚步,品味着酒龙山的美景。

注释:烂熳:与“烂漫”意思相同。
龙山:根据《晋书·孟嘉列传》的记载,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桓温曾在龙山上召集了许多官员。后来,重阳登高聚会就被称为“龙山会”。 《庭前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赏析了唐代长安的菊花和诗人对长安的思念之情。诗人将菊花与长安联系在一起,通过满庭植菊来表达对长安的忆念。诗人性格疏旷,不拘小节,对唐末世之衰感到感慨,对开元盛世追慕不已。诗人通过忆念长安菊,发抒追昔怀旧之情。诗的开头呼应成趣,章法细密谨严,以对话的语势叙事抒情,增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诗人对红兰则持另一种态度,告诫它不要轻慢菊花,因为菊花历来为人们所珍视,有过龙山泛酒的小凡经历。诗人将菊花与被人轻慢的经历相联系,通过咏菊表达了他郁闷不平的心理。整首诗平直叙述,但寓曲于直,多弦外之音。 《庭前菊》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韦庄的照片
韦庄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是晚唐时期的诗人、词人,出生于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他是汉族,是文昌右相韦待价的七世孙,也是苏州刺史韦应物的四世孙。

韦庄与温庭筠一起被称为“花间派”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风格相似,因此也被合称为“温韦”。韦庄擅长写诗,他的长诗《秦妇吟》以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为题材,在当时非常有名气,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一起被称为“乐府三绝”。

韦庄的诗集《浣花集》共有十卷,后来还有人将他的词作辑录为《浣花词》。《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作共三百一十六首。

关于韦庄的出生和死亡年份,具体的资料并不确定,只能大致推测。

猜您喜欢

过菊江亭

明代 于谦

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咏菊

唐代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野菊

宋代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