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写怀》原文赏析

  • mǎn
    jiāng
    hóng
    ·
    xiě
    huái
    怀
  • [
    sòng
    dài
    ]
    yuè
    feī
  • chōng
    guàn
    píng
    lán
    chù
    xiāo
    xiāo
    xiē
    tái
    wàng
    yǎn
    yǎng
    tiān
    cháng
    xiào
    zhuàng
    huái
    怀
    liè
    sān
    shí
    gōng
    míng
    chén
    qiān
    yún
    yuè
    děng
    xián
    bái
    liǎo
    shào
    nián
    tóu
    kōng
    beī
    qiè
    (
    lán
    tōng
    lán
    )
  • jìng
    kāng
    chǐ
    yóu
    weì
    xuě
    chén
    hèn
    shí
    miè
    jià
    cháng
    chē
    lán
    shān
    quē
    zhuàng
    zhì
    cān
    ròu
    xiào
    tán
    yǐn
    xiōng
    xiě
    dài
    cóng
    tóu
    shōu
    shí
    jiù
    shān
    cháo
    tiān
    (
    zhuàng
    zhì
    zuò
    zhuàng
    shì
    lán
    shān
    quē
    zuò
    lán
    shān
    )

原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爱国壮志励志满江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注释:
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胡虏(lǔ):对女真贵族入侵者的蔑称。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满江红·写怀》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二

我怒发冲冠,靠在栏杆处,一场急骤而来的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向着天空大声呼叫,豪壮的胸怀激动剧烈,三十年的功绩和名位成了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和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独自悔恨悲伤切切!靖康年的耻辱,尚未洗去。作为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着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的营垒。壮士们打仗饿了就吃匈奴的肉,谈笑渴了就饮匈奴的血。我要重新收复旧日国家的疆土,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满江红·写怀》译文二详情»

创作背景

《满江红》是中国历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词,它的创作背景有着不同的说法。根据第一种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时,也就是他30岁出头的时候创作了这首词。这次北伐是岳飞年轻时的壮举,他带领军队奋勇向前,但很快发现自己孤军深入,既没有援军,又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最终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在这次北伐中,岳飞的壮志未能实现,但他在镇守鄂州期间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根据第二种说法,创作《满江红》的时间是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也就是岳飞第二次北伐时。这次北伐中,岳飞再次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没有援军,也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最终不得不撤回鄂州。在这次北伐中,岳飞的壮志未能实现,但他在镇守鄂州期间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第三种说法认为,《满江红》的创作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岳飞因被奸臣陷害而入狱,他在狱中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无法否认《满江红》这首词的伟大意义。它不仅是岳飞个人的心声,更是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坚定信念。这首词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词句,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之作。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首词都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后人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满江红·写怀》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二

精神和对年轻时光的珍惜。

下片则写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他用“满江红”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意味着他内心的愤怒和悲痛如滔滔江水一般汹涌澎湃。他感叹“十年生死两茫茫”,表达了他为国家抗战十年的艰辛和牺牲。他说“不思量,自难忘”,说明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己的责任感无法忘怀。他又说“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描绘了他为国家而战的战友们的牺牲和无法寻找到他们的墓地,表达了他对战友们的思念和对国家的悲伤。

整首词以岳飞的个人经历为背景,通过描写他的愤怒、悔恨、担忧和悲痛等情感,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词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情感更加强烈,同时也展现了岳飞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这首词以其激情澎湃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岳飞形象的代表作,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满江红·写怀》赏析二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岳飞的《满江红》进行了解读和赞美。文章首先指出《满江红》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特别是在抗战期间,这首词曲通过低沉但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接下来,文章分析了词中的几个关键词和句子。首先是开头的四个字“怒发上冲冠”,这表明了岳飞对深仇大恨的不共戴天之情。接着是“潇潇雨歇”四字,表达了岳飞内心的气度渊静,与狂夫叫嚣的浮词不同。然后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十四个字,展现了岳飞的豪情壮志和对功名的追求。最后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和“匈奴”、“贺兰”、“黄龙”等词句,表达了岳飞对靖康之耻和金人侵略的愤怒和决心。

文章还回应了一些质疑,比如贺兰山和黄龙府之间的距离问题,指出这些词句并非夸饰自欺,而是展现了岳飞的真实情感和决心。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对《满江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赞美了岳飞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满江红·写怀》赏析详情»

赏析三

豪情与壮志,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表达得淋漓尽致。他不在乎功名,只渴望在八千里路的征战中,与白云和明月为伴。这种对自由和荣誉的追求,展现了岳飞的豪情壮志。



接下来的下片,“靖康耻,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表达了岳飞对靖康之耻的深深恨意,他决心要驾驶战车,踏破敌人的巢穴,消除国耻。他不仅要收复山河,还要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血,以报国之仇。这段表现了岳飞对国家复兴的决心和信心,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



整首词以豪情壮志为主题,表达了岳飞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的决心。他不畏艰险,不惧敌人,只为了国家的复兴而奋斗。他的豪情壮志和乐观主义精神,激励着人们追求自由和荣誉,成为了一代英雄的楷模。



总的来说,岳飞的《满江红》是一首表达豪情壮志和报国决心的词。通过描写岳飞的怒发冲冠和仰天长啸,以及对靖康之耻的深深恨意,词中透露出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这首词激励着人们追求自由和荣誉,成为了一代英雄的楷模。 《满江红·写怀》赏析三详情»

赏析四

和月”是指天空中的云和月亮,象征着岳飞在战场上奔波劳累的身影。“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了岳飞不畏艰险,坚定不移地为国家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决心。



接下来的四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和决心。“蓝田日暖玉生烟”,是说蓝田是一种美丽的地方,阳光照耀下,宛如玉石般散发出迷人的光芒。“日暖玉生烟”,是形容阳光照射下,玉石散发出的烟雾状的光芒。这里用来形容作者的才华和志向。“玉生烟”,是说作者的才华和志向正在逐渐展露。“玉生烟”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才华和志向正在逐渐成熟。“蓝田”是指蓝田玉,是一种珍贵的玉石,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才华。“玉生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和自信。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两句是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现在的情感和经历将来可以成为回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当时的情景已经消失,只能成为回忆。“惘然”,是形容失望、迷茫的心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结尾两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是对国家的寄托和对现实的感慨。“九州生气恃风雷”,是说国家的生气和力量依靠风雷。“九州”是指中国的九个地区,象征着整个国家。“风雷”,是指自然界的力量,象征着国家的力量。“万马齐喑究可哀”,是说即使有万马,也无法发出声音,非常可悲。“万马齐喑”,是形容万马无声,没有力量。“究可哀”,是对这种情况感到悲哀。“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寄托和对现实的感慨。

《满江红·写怀》赏析四详情»

宋代诗人岳飞的照片
岳飞

岳飞(1103—1142)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被誉为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出生于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

岳飞非常重视人民抗金力量,他提出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他积极组织抗金义军,采取灵活的战术,多次击败金军,为南宋保住了一片疆土。

除了军事才能,岳飞还有出色的文学才华。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被誉为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抗金的决心。

岳飞于1142年逝世,葬于西湖畔的栖霞岭。他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后世,被尊称为民族英雄。他的墓地成为人们缅怀他的地方,也成为了游客们前往西湖的重要景点之一。

猜您喜欢

爱莲说

宋代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 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岳阳楼记

宋代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 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