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注释:
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胡虏(lǔ):对女真贵族入侵者的蔑称。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满江红·写怀》译文及注释详情»
我怒发冲冠,靠在栏杆处,一场急骤而来的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向着天空大声呼叫,豪壮的胸怀激动剧烈,三十年的功绩和名位成了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和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独自悔恨悲伤切切!靖康年的耻辱,尚未洗去。作为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着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的营垒。壮士们打仗饿了就吃匈奴的肉,谈笑渴了就饮匈奴的血。我要重新收复旧日国家的疆土,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满江红·写怀》译文二详情»
《满江红》是中国历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词,它的创作背景有着不同的说法。根据第一种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时,也就是他30岁出头的时候创作了这首词。这次北伐是岳飞年轻时的壮举,他带领军队奋勇向前,但很快发现自己孤军深入,既没有援军,又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最终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在这次北伐中,岳飞的壮志未能实现,但他在镇守鄂州期间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根据第二种说法,创作《满江红》的时间是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也就是岳飞第二次北伐时。这次北伐中,岳飞再次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没有援军,也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最终不得不撤回鄂州。在这次北伐中,岳飞的壮志未能实现,但他在镇守鄂州期间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第三种说法认为,《满江红》的创作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岳飞因被奸臣陷害而入狱,他在狱中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无法否认《满江红》这首词的伟大意义。它不仅是岳飞个人的心声,更是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坚定信念。这首词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词句,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之作。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首词都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后人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满江红·写怀》创作背景详情»
精神和对年轻时光的珍惜。
下片则写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他用“满江红”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意味着他内心的愤怒和悲痛如滔滔江水一般汹涌澎湃。他感叹“十年生死两茫茫”,表达了他为国家抗战十年的艰辛和牺牲。他说“不思量,自难忘”,说明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己的责任感无法忘怀。他又说“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描绘了他为国家而战的战友们的牺牲和无法寻找到他们的墓地,表达了他对战友们的思念和对国家的悲伤。
整首词以岳飞的个人经历为背景,通过描写他的愤怒、悔恨、担忧和悲痛等情感,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词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情感更加强烈,同时也展现了岳飞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这首词以其激情澎湃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岳飞形象的代表作,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满江红·写怀》赏析二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岳飞的《满江红》进行了解读和赞美。文章首先指出《满江红》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特别是在抗战期间,这首词曲通过低沉但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接下来,文章分析了词中的几个关键词和句子。首先是开头的四个字“怒发上冲冠”,这表明了岳飞对深仇大恨的不共戴天之情。接着是“潇潇雨歇”四字,表达了岳飞内心的气度渊静,与狂夫叫嚣的浮词不同。然后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十四个字,展现了岳飞的豪情壮志和对功名的追求。最后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和“匈奴”、“贺兰”、“黄龙”等词句,表达了岳飞对靖康之耻和金人侵略的愤怒和决心。
文章还回应了一些质疑,比如贺兰山和黄龙府之间的距离问题,指出这些词句并非夸饰自欺,而是展现了岳飞的真实情感和决心。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对《满江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赞美了岳飞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满江红·写怀》赏析详情»
豪情与壮志,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表达得淋漓尽致。他不在乎功名,只渴望在八千里路的征战中,与白云和明月为伴。这种对自由和荣誉的追求,展现了岳飞的豪情壮志。
接下来的下片,“靖康耻,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表达了岳飞对靖康之耻的深深恨意,他决心要驾驶战车,踏破敌人的巢穴,消除国耻。他不仅要收复山河,还要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血,以报国之仇。这段表现了岳飞对国家复兴的决心和信心,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
整首词以豪情壮志为主题,表达了岳飞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的决心。他不畏艰险,不惧敌人,只为了国家的复兴而奋斗。他的豪情壮志和乐观主义精神,激励着人们追求自由和荣誉,成为了一代英雄的楷模。
总的来说,岳飞的《满江红》是一首表达豪情壮志和报国决心的词。通过描写岳飞的怒发冲冠和仰天长啸,以及对靖康之耻的深深恨意,词中透露出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这首词激励着人们追求自由和荣誉,成为了一代英雄的楷模。
《满江红·写怀》赏析三详情»
和月”是指天空中的云和月亮,象征着岳飞在战场上奔波劳累的身影。“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了岳飞不畏艰险,坚定不移地为国家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决心。
接下来的四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和决心。“蓝田日暖玉生烟”,是说蓝田是一种美丽的地方,阳光照耀下,宛如玉石般散发出迷人的光芒。“日暖玉生烟”,是形容阳光照射下,玉石散发出的烟雾状的光芒。这里用来形容作者的才华和志向。“玉生烟”,是说作者的才华和志向正在逐渐展露。“玉生烟”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才华和志向正在逐渐成熟。“蓝田”是指蓝田玉,是一种珍贵的玉石,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才华。“玉生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和自信。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两句是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现在的情感和经历将来可以成为回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当时的情景已经消失,只能成为回忆。“惘然”,是形容失望、迷茫的心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结尾两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是对国家的寄托和对现实的感慨。“九州生气恃风雷”,是说国家的生气和力量依靠风雷。“九州”是指中国的九个地区,象征着整个国家。“风雷”,是指自然界的力量,象征着国家的力量。“万马齐喑究可哀”,是说即使有万马,也无法发出声音,非常可悲。“万马齐喑”,是形容万马无声,没有力量。“究可哀”,是对这种情况感到悲哀。“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寄托和对现实的感慨。
岳飞(1103—1142)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被誉为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出生于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
岳飞非常重视人民抗金力量,他提出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他积极组织抗金义军,采取灵活的战术,多次击败金军,为南宋保住了一片疆土。
除了军事才能,岳飞还有出色的文学才华。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被誉为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抗金的决心。
岳飞于1142年逝世,葬于西湖畔的栖霞岭。他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后世,被尊称为民族英雄。他的墓地成为人们缅怀他的地方,也成为了游客们前往西湖的重要景点之一。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 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