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原文赏析

  • yuè
    yáng
    lóu
  • [
    sòng
    dài
    ]
    fàn
    zhòng
    yān
  • qìng
    nián
    chūn
    téng
    jīng
    zhé
    shǒu
    líng
    jùn
  • yuè
    míng
    nián
    zhèng
    tōng
    rén
    bǎi
    feì
    xìng
  • nǎi
    chóng
    xiū
    yuè
    yáng
    lóu
    zēng
    jiù
    zhì
    táng
    xián
    jīn
    rén
    shī
    shàng
  • shǔ
    zuò
    wén
    zhī
  • (
    tōng
    )
    guān
    líng
    shèng
    zhuàng
    zài
    dòng
    tíng
  • xián
    yuǎn
    shān
    tūn
    cháng
    jiāng
    hào
    hào
    tāng
    tāng
    héng
    cháo
    huī
    yīn
    xiàng
    wàn
    qiān
  • yuè
    yáng
    lóu
    zhī
    guān
    qián
    rén
    zhī
    shù
    beì
  • rán
    beǐ
    tōng
    xiá
    nán
    xiāo
    xiāng
    qiān
    sāo
    rén
    duō
    huì
    lǎn
    zhī
    qíng
    ruò
    yín
    feī
    feī
    lián
    yuè
    kaī
    yīn
    fēng
    háo
    zhuó
    làng
    pái
    kōng
    xīng
    yǐn
    yào
    shān
    yuè
    qián
    xíng
    shāng
    xíng
    qiáng
    qīng
    cuī
    báo
    míng
    míng
    xiào
    yuán
  • dēng
    lóu
    yǒu
    guó
    huái
    怀
    xiāng
    yōu
    chán
    weì
    mǎn
    xiāo
    rán
    gǎn
    ér
    beī
    zhě
  • (
    yǐn
    yào
    zuò
    yǐn
    yào
    耀
    yín
    tōng
    yín
    )
    zhì
    ruò
    chūn
    jǐng
    míng
    lán
    jīng
    shàng
    xià
    tiān
    guāng
    wàn
    qǐng
    shā
    ōu
    xiáng
    jǐn
    lín
    yóu
    yǒng
    àn
    zhǐ
    tīng
    lán
    qīng
    qīng
  • ér
    huò
    cháng
    yān
    kōng
    hào
    yuè
    qiān
    guāng
    yuè
    jīn
    jìng
    yǐng
    chén
    dēng
    lóu
    yǒu
    xīn
    kuàng
    shén
    chǒ
    xié
    wàng
    jiǔ
    lín
    fēng
    yáng
    yáng
    zhě
  • juē
    cháng
    qiú
    rén
    rén
    zhī
    xīn
    huò
    èr
    zhě
    zhī
    weí
    zaī
    beī
    miào
    táng
    zhī
    gāo
    yōu
    mín
    chù
    jiāng
    zhī
    yuǎn
    yōu
    jūn
  • shì
    jìn
    yōu
    tuì
    退
    yōu
  • rán
    shí
    ér
    yuē
    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
    hòu
    tiān
    xià
    zhī
    ér
    weī
    rén
    shuí
    guī
    shí
    liù
    nián
    jiǔ
    yuè
    shí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 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相关标签:辞赋精选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写景抒情爱国

译文及注释

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后,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作者观看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已经有前人的详细记述。然而,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可能会有所不同。在阴雨连绵,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的时候,登上岳阳楼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作者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因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岳阳楼记》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北宋王朝的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这个时期,范仲淹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在国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内部存在着严重的不稳定因素。而在国外,契丹和西夏这两个邻国都对北宋虎视眈眈,时刻准备着对其发动进攻。

为了巩固政权,改善国内外的局势,范仲淹领导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被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然而,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同时,皇帝对改革的决心也不够坚定,在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而被贬放到河南邓州。因此,这篇文章并非是写于范仲淹的故乡岳阳楼,而是写于他被贬放的地方邓州。这个背景下,范仲淹在邓州的生活环境和心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和情感基础。 《岳阳楼记》创作背景详情»

分析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的敬佩和认同,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依赖。 《岳阳楼记》分析详情»

赏析

《岳阳楼记》是一篇以岳阳楼为背景的散文,作者滕子京应好友的请求,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了这篇文章。文章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和不同天气带来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的关怀。文章不仅仅局限于描写山水楼观,还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的情感结合起来,展示了作者对政治理想的思考。全文结构严谨,动静相生,明暗相衬,语言简练,音节和谐,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之作。

全文共分为六段,开篇即切入正题,叙述了重修岳阳楼的缘起。通过点明时间和滕子京的身份,文章展示了作者对仕途沉浮的悲慨,并引出了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后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第二段以振奋人心的格调展开,先总述了巴陵的胜景,为后文写景做了铺垫。接着通过几句简练而生动的描述,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全面展示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最后一句“前人之述备矣”承前启后,引出了新的意境,从单纯的写景转向了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构成了全文的主体。

第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通过并行的叙述,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通过描写阴雨天气带来的忧伤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第四段则写览物而喜者,以“若夫”起笔,通过描写晴朗天气带来的愉悦和对国家繁荣的期盼,表达了作者的乐观情怀。

最后一段以总结的方式结束全文,通过对岳阳楼的赞美和对滕子京的称赞,表达了作者对重修岳阳楼的支持和对滕子京的敬佩之情。全文情景交融,抒情议论相得益彰,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岳阳楼记》赏析详情»

艺术手法

《岳阳楼记》是一篇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的优秀文章。

首先,范仲淹在选择题材上别出心裁。虽然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但他巧妙地避开了楼的描写,而是以洞庭湖为主题,通过描述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这种新颖的角度和题材选择让人佩服。

其次,文章中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四种元素交融在一起。记事部分简明扼要,写景部分则铺张华丽,抒情部分真切感人,议论部分精辟有力。尽管议论的字数不多,但却起到了统帅全文的作用,使得整篇文章成为一篇独特的议论文。这种交融的技巧值得其他作品借鉴。

第三,文章的语言风格独特。尽管是一篇散文,但范仲淹巧妙地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还通过精心雕琢字句,如“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字、“吞”字,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八个字简洁明了,富有启示性。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将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力。

总的来说,《岳阳楼记》通过将记叙、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之作。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岳阳楼记》艺术手法详情»

名家点评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以下是几位名家对《岳阳楼记》的点评。

北宋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称赞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以对语说时景,被世人视为奇迹。尹师鲁则认为这种写作手法属于传奇体,类似于唐代裴铏所著的小说《传奇》。

明代孙绪在《无用闲谈》中表示,有人认为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采用了赋体,但这种说法可能未经深入考虑。他认为这篇文章与吕温的《三堂记》在体制上相似,但《岳阳楼记》却在意境上远远超越了吕温的作品。范文正公作为千载难逢的文学巨匠,竟然愿意学习吕温的作品,这也显示了君子不会因为别人的成就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清代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指出,《岳阳楼记》中的悲喜两大段只是借来翻出后丈优乐,否则就是赋体类。他认为范文正公的文章充满了圣贤的心地和学问,展现了才子的文采。

清代顾兖在《文章规范百家坪注》中评论道,《岳阳楼记》的首尾布置和中间状物的妙处是无法超越的。然而,最妙的地方在于文章临末断遗一转语,这表明范文正公的胸襟和度量与岳阳洞庭一样广阔。

清代蔡世远在《古文雅正》中指出,《岳阳楼记》前半部分设局造句,展现了文人的才华。而末段则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只有范文正公才能胜任这样的写作。有人问起史臣吕本中和朱文公,为何都认为范文正公是宋朝人物中的第一,蔡世远回答说,魏文会的才华虽然很大,但他的本领却不及范文正公;派公诚的文章虽然很诚实,但他的规局却不及范文正公。范文正公对于君民的关怀和忧虑,每天都存在于他的内心,就像白天和蓝天一样明显。范文正公的才华超群,无人能及。

清代林云铭在《古文折义》中指出,《岳阳楼记》的题目是记述岳阳楼,无论多么高明的作者,都必须要描述楼前的倾坏和狭小,然后再叙述增修之劳,再写楼外的佳景。这样做对于登临楼的人来说是有益的。然而,范文正公却跳过了这些话题,直接展示了迁客骚人登楼时的异情,然后转入古仁人的用心,将平日胸中的致君泽民、先忧后乐的大本领一并揭示出来。滕公作为司谏谪守巴陵,从高位到江湖的迁移,他对于谗言、畏惧、讥讽的忧虑,以及对景色的感悟,无法自我排解,这种情感必然会涉及到对君民的忧虑,因此无暇为物喜,为己悲。文章开头提到“谪守”二字,正是表达这种意思。范文正公巧妙地借用了迁客骚人的形象,点缀文章,既不过于直接,也不过于离题。这种写法可以说是子京的说法,也可以说是范文正公自述内心的表达,同时也是告诉后世君子应该如此存心的宣示。这正是范文正公的文学风格之所在。

综上所述,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被多位名家称赞为千古绝世之作。 《岳阳楼记》名家点评详情»

文言现象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⒐浊浪排空(名词活用作动词,消散)
⒑政通人和(名词活用作形容词,和乐)
⒒春和景明(名词活用作形容词,和煦)
⒓在洞庭一湖(名词活用作副词,全部)
⒔然则何时而乐耶(连词活用作副词,那么)
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代词活用作连词,就是)
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动词活用作连词,就)
⒗微斯人,吾谁与归(代词活用作动词,归依)
⒘云归而岩穴暝(动词活用作连词,聚拢)

词义转化:
⒈明年:到了第二年
⒉明媚:像春天一样明亮美丽
⒊以来:属于我写作以记述之
⒋夫巴陵胜状:那时我观看了巴陵的胜景
⒌观夫巴陵胜状:看啊,巴陵的胜景
⒍极乐:此乐何其尽头
⒎或许:或者是这两者之一
⒏空:天空中的浊浪排空
⒐通: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⒑和:政通人和
⒒一:一片,一碧万顷
⒓则: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⒔归:归依,聚拢

《岳阳楼记》文言现象详情»

成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这句成语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先承担起责任和担忧,而不是逃避或推卸。只有在我们克服了困难,解决了问题之后,才能真正享受到成功和快乐。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这句成语形容月光明亮洁白,照耀在湖面上,使整个湖泊都被照亮。它意味着光明和美好的事物能够照亮周围的环境,给人带来温暖和安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这句成语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无论遇到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都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情绪左右。

“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旷:开阔;怡:愉快。

这句成语形容人的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当我们心情开朗,心境开阔时,我们会感到愉悦和满足。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有很多景物在进行变化。

这句成语形容景象或事物的变化多样,壮丽而丰富。它告诉我们,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体验这些变化。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这句成语形容国家政务顺利,人民和睦相处,生活幸福安乐。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繁荣和稳定需要政府的良好管理和人民的和谐相处。

“百废具兴”:许多被废弃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具”通假“俱”规范词形写作“百废俱兴”。

这句成语形容许多被废弃的事业重新兴起。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决心和努力,就能够重振旗鼓,使一切都重新焕发生机。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这句成语形容水势浩大,气势磅礴。它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会面对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勇往直前,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淫雨霏霏”:形容细雨连绵不绝的样子。

这句成语形容细雨不停地下,连绵不断。它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会面对连绵不断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波澜不惊”:是岳阳楼月夜里风平浪静时的景色。现比喻面对动荡局面保持平静、形势平稳没受到什么变化或曲折,不惊不诧。

这句成语形容风平浪静,没有波澜的景象。它告诉我们,面对动荡和变化,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稳定,不受外界干扰。

“一碧万顷”:一片碧绿,广阔无际。顷,极言其广。

这句成语形容一片碧绿的景象,广阔无边。它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美丽和广阔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片美丽的环境。

“岸芷汀兰”: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

这句成语形容岸边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它告诉我们,美丽和宝贵的事物往往隐藏在平凡的地方,我们应该用心去发现和欣赏。

“宠辱偕忘”: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这句成语告诉我们,无论是受到宠爱还是受到辱骂,我们都应该保持平静和超然的态度。不要被外界的赞美或批评所左右,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坚定。

“春和景明”: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这句成语形容春天的风和阳光明媚。它告诉我们,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季节,我们应该珍惜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岳阳楼记》成语详情»

宋代诗人范仲淹的照片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出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出生地不详。范仲淹在政治上有卓越的才能和声望,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如知制诰、参知政事等。他以清廉正直、忠诚聪明而著称,被誉为北宋政治家的楷模。

范仲淹不仅在政治上有成就,他的文学才华也非常出众。他的文学作品以骈文为主,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范仲淹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思考。这篇文章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范仲淹在军事上也有出色的表现。他曾参与北宋对辽国的战争,多次立下战功,被封为武安军节度使。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智慧,为北宋的军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范仲淹于1052年逝世,享年64岁。他的去世给北宋政治和文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被人们深深怀念和缅怀。他的一生充满了辛勤努力和奉献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文化遗产。

猜您喜欢

青玉案·元夕

宋代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