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原文赏析

  • yín
    dēng
    ·
    ōu
    yáng
    gōng
    shàng
    fēn
  • [
    sòng
    dài
    ]
    fàn
    zhòng
    yān
  • zuó
    yīn
    kàn
    shǔ
    zhì
    xiào
    cáo
    cāo
    sūn
    quán
    liú
    beì
    yòng
    jìn
    guān
    láo
    xīn
    zhī
    sān
    fēn
    tiān
    zhǐ
    xún
    zhēng
    gòng
    liú
    líng
    zuì
  • rén
    shì
    bǎi
    suì
    shào
    chī
    lǎo
    chéng
    cuì
    zhī
    yǒu
    zhōng
    jiān
    xiē
    shào
    nián
    rěn
    míng
    qiān
    pǐn
    qiān
    jīn
    wèn
    bái
    huí

原文: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相关标签:愤懑抱负兴衰剔银灯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夜读《三国志》不禁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权谋机巧,只落得三分天下,仔细一想,与其这样,还不如像刘伶,喝他个酩酊大醉。
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活到百岁。少年时癫狂无知,老了又瘦弱焦悴。只有中间那,一段年轻,怎忍心用来追求功名利禄。就算是官位一品,富贵百万,试问谁能躲过老冉冉将至。

注释:痴騃(chī ái):不慧;愚蠢。
尪悴(wāngcuì):瘦弱憔悴。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此词是范仲淹写给欧阳修的一封信,副题为“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范仲淹向欧阳修倾吐衷肠的原因是因为欧阳修是他政治上的知音。在仁宗时期的“景祐党争”中,欧阳修一直站在范仲淹一边。范仲淹作为吏部员外郎,正直耿介,不容忍权相吕夷简的专权行为,于是上书批评朝政。他的疏论激怒了吕夷简,吕夷简反诉范仲淹“越权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仁宗宠信吕夷简,将范仲淹贬黜出京。当时,一些正直的朝臣上疏为范仲淹申辩,而谏官高若讷却讨好吕夷简,说范仲淹应当贬官。欧阳修对高若讷的行为感到痛恨,认为他为了自己的高官厚禄,不分是非,行为卑鄙,于是写了《与高司谏书》,斥责他迎合权相,是落井下石,是不知羞耻。欧阳修也因此被贬夷陵。范仲淹和欧阳修在政治上的风雨磨难中互相吸引,共同追求革新朝政,最终成为盟友。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推行新政,反对者攻击改革派引用朋党。此时欧阳修已经回京任谏官,为了回击反对派的指责,支持庆历新政,他写下了著名的《朋党论》。这表明范仲淹和欧阳修志同道合,同仇敌忾。

这首词大约写于范仲淹和欧阳修在朝共事并受到打击的时期。新政失败,他们共同遭遇和共同的感情使他们产生了相似的感受。读者在弄清了这一点之后再来读这首词,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首词是词人因为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破灭之后极度失望、苦闷甚至沮丧的反映。在心头郁积已久的愤懑总得找个宣泄的出口吧?于是,在愤激之时,酒酣耳热,对着同遭厄运的老朋友发发牢骚,说说醉话,有何不可呢?

实际上,这首词不仅宣泄了词人的愤懑,还折射出了他内心的焦灼。这与李白的《将进酒》非常相似。李白在那首著名的诗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八年仍未找到出路,于是在这首诗中借题发挥,尽情倾吐郁积已久的愤懑。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范仲淹的照片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出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出生地不详。范仲淹在政治上有卓越的才能和声望,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如知制诰、参知政事等。他以清廉正直、忠诚聪明而著称,被誉为北宋政治家的楷模。

范仲淹不仅在政治上有成就,他的文学才华也非常出众。他的文学作品以骈文为主,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范仲淹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思考。这篇文章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范仲淹在军事上也有出色的表现。他曾参与北宋对辽国的战争,多次立下战功,被封为武安军节度使。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智慧,为北宋的军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范仲淹于1052年逝世,享年64岁。他的去世给北宋政治和文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被人们深深怀念和缅怀。他的一生充满了辛勤努力和奉献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文化遗产。

猜您喜欢

野色

宋代 范仲淹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

宋代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咏蚊

宋代 范仲淹

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