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原文赏析

  • jiǔ
  • [
    sòng
    dài
    ]
    fàn
    zhòng
    yān
  • qián
    xián
    jiǔ
    shī
    zhū
    xiāng
    dǒu
    zhī
    zhī
  • lián
    sòng
    qíng
    xiàn
    zhēng
    táo
    qián
    zuì
    zhī
  • 绿
    bìn
    suí
    fēng
    jǐng
    biàn
    huáng
    huá
    néng
    suì
    hán
  • dēng
    gāo
    huí
    chù
    kuáng
    duō
    shào
    xiào
    shā
    xiāng
    yáng
    paī
    shǒu
    ér

原文: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


相关标签:九日

译文及注释

译文:想象自己像古代贤人一样,在重阳佳节写诗,此时茱萸一枝枝竞相生长。

宋玉的无限悲秋情怀让人怜悯,怎么能像陶渊明那样陶醉不知呢?

年轻人喜欢追随时尚,而我偏偏喜欢像傲寒的菊花一样直面困境。

我现在登高时的几分狂妄,恐怕会招来襄阳的小孩拍手取笑。

注释:茱萸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佩茱萸是中国重阳节的一种风俗,在九月九日爬山登高时,臂上佩戴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为“茱萸囊”)。

争似:怎么能像。

绿鬓:即青年的头发,借指青年。

黄华:即菊花,喻指诗人自己。

襄阳拍手儿:出自李白的《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这两句诗描写了李白自己醉酒时被襄阳的小孩取笑的情景。 《九日》译文及注释详情»

宋代诗人范仲淹的照片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出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出生地不详。范仲淹在政治上有卓越的才能和声望,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如知制诰、参知政事等。他以清廉正直、忠诚聪明而著称,被誉为北宋政治家的楷模。

范仲淹不仅在政治上有成就,他的文学才华也非常出众。他的文学作品以骈文为主,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范仲淹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思考。这篇文章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范仲淹在军事上也有出色的表现。他曾参与北宋对辽国的战争,多次立下战功,被封为武安军节度使。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智慧,为北宋的军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范仲淹于1052年逝世,享年64岁。他的去世给北宋政治和文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被人们深深怀念和缅怀。他的一生充满了辛勤努力和奉献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文化遗产。

猜您喜欢

严先生祠堂记

宋代 范仲淹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
相尚以道。
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
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
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
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
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
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
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书扇示门人

宋代 范仲淹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宋代 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