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想象自己像古代贤人一样,在重阳佳节写诗,此时茱萸一枝枝竞相生长。
宋玉的无限悲秋情怀让人怜悯,怎么能像陶渊明那样陶醉不知呢?
年轻人喜欢追随时尚,而我偏偏喜欢像傲寒的菊花一样直面困境。
我现在登高时的几分狂妄,恐怕会招来襄阳的小孩拍手取笑。
注释:茱萸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佩茱萸是中国重阳节的一种风俗,在九月九日爬山登高时,臂上佩戴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为“茱萸囊”)。
争似:怎么能像。
绿鬓:即青年的头发,借指青年。
黄华:即菊花,喻指诗人自己。
襄阳拍手儿:出自李白的《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这两句诗描写了李白自己醉酒时被襄阳的小孩取笑的情景。
《九日》译文及注释详情»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出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出生地不详。范仲淹在政治上有卓越的才能和声望,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如知制诰、参知政事等。他以清廉正直、忠诚聪明而著称,被誉为北宋政治家的楷模。
范仲淹不仅在政治上有成就,他的文学才华也非常出众。他的文学作品以骈文为主,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范仲淹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思考。这篇文章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范仲淹在军事上也有出色的表现。他曾参与北宋对辽国的战争,多次立下战功,被封为武安军节度使。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智慧,为北宋的军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范仲淹于1052年逝世,享年64岁。他的去世给北宋政治和文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被人们深深怀念和缅怀。他的一生充满了辛勤努力和奉献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