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年少的时候,我站在歌楼上听着雨声,红烛一盏盏点燃,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飘动。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望着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如今我已到了暮年,两鬓斑白,独自在僧庐下听着细雨点点。想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让那窗外的雨,一直滴滴答答地落在阶前,直到天明。
注释:
虞美人:著名的词牌之一,唐代教坊曲。这里引用了两个版本的词牌,一个是五十六字的,上下两段各有两个仄韵和两个平韵;另一个是五十八字的,上下两段各有两个仄韵和三个平韵。
昏:昏暗,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
断雁:失群的孤雁。
僧庐:僧寺,僧舍。
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白发很多。无情:无动于衷。
一任:听凭。
《虞美人·听雨》译文及注释详情»
蒋捷是中国南宋末年的一位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宋朝末年的动荡和元朝的建立。他于公元1274年(宋度宗成淳十年)中进士,但不久后宋朝就灭亡了。蒋捷的一生充满了战乱和流离失所,他经历了许多困苦和痛苦。
在这首词中,蒋捷表达了他在忧患余生中的心情和感受。他通过词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对战乱年代的痛苦和无奈。这首词可以看作是他对逝去的宋朝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的表达。
蒋捷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一生被战乱和政治变革所影响。他的词作中充满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他的创作背景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深情和忧伤,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的关注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蒋捷的词作在当时的文坛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赏。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脱颖而出,成为南宋末年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创作背景为他的词作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总之,蒋捷的创作背景是一个战乱年代中的文人生活经历,他的词作表达了他在忧患余生中的心情和感受。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脱颖而出,成为南宋末年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创作背景为他的词作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虞美人·听雨》创作背景详情»
在红烛昏罗帐的房间里,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回忆着过去的时光。昏暗的灯光让整个房间笼罩在一种迷离的氛围中,仿佛是回忆的幕布。他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断雁在西风中的哀鸣,那是一种宏大而悲伤的场景,带着浓郁的个人忧伤色彩。
然而,当他睁开眼睛时,他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座僧庐中。这里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简朴的布置和清净的氛围。他感受到了现实的存在,用“而今”这个词来形容,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回忆拉回到了现实中。岁月的流转让他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了生活的变迁。
他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时光,那时候他还不懂得愁的滋味,生活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和希望。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经历了颠沛流离的悲凉沧桑,中年的岁月给他带来了无尽的辛酸和磨难。最终,当他步入老年,他已经历尽了离乱的风雨,他的容颜也变得憔悴枯槁。一生的悲欢离合,谁也说不清楚。
然而,他此刻并不为这一切所动,他静静地坐在窗前,听着秋雨的滴答声。这滴答声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和生活的无常,但他已经学会了坦然面对。他任由雨水滴落,直到天明,他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虞美人·听雨》意境详情»
这幅画面中。词人通过描绘江阔云低的景象,以及断雁的叫声,表达了自己在壮年时期的孤独和忧愁。这一阶段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和颠沛流离,词人常常感到无依无靠,四处漂泊。这种孤独和离愁的情感在词人心中深深地扎根,成为他一生中难以言表的悔恨和痛苦。
第三幅画面:“晚年听雨庐笠翁,独坐幽篁里。”这是词人晚年时期的画面,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庐笠翁,独自坐在幽静的篁竹林中,静静地听雨。这一幅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词人已经不再追求世俗的欢乐和名利,而是享受着与自然的交融。庐笠翁的形象象征着智慧和深思熟虑,他在雨中静静思索着人生的意义。这时的雨已经不再带给词人忧愁和痛苦,而是成为了他与自然相融的一种方式。词人在晚年时期,通过与自然的交流,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通过这三幅画面,蒋捷词中的“听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轨迹。从少年时期的欢乐和无忧无虑,到壮年时期的孤独和忧愁,最后到晚年时期的宁静和满足,词人通过雨的意象,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这种对雨的描绘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境遇和情感的抒发。蒋捷通过这一独特的视角,将自己的悲欢哀乐融入到雨的意象中,使词作更加丰富和深刻。
《虞美人·听雨》赏析详情»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他出生在一个宜兴大族的家庭。在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他中了进士。然而,南宋覆灭后,他深感国家的痛苦,选择隐居不仕,被人称为“竹山先生”、“樱桃进士”。他的气节备受当时人们的重视。
蒋捷擅长写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为“宋末四大家”。他的词作多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对山河的哀伤,风格多样,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他尤其擅长运用奇巧的语言,独树一帜,成为宋季词坛上的独特存在。
蒋捷的词作有《竹山词》1卷,收录在毛晋的《宋六十名家词》本和《彊村丛书》本中。此外,还有《竹山词》2卷,收录在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中。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独特的才华和风格。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目前的资料并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