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梳楼》原文赏析

  • meǐ
    rén
    ·
    shū
    lóu
  • [
    sòng
    dài
    ]
    jiǎng
    jié
  • yáng
    liǔ
    chūn
    zài
    míng
    chù
    lóu
    ér
    tuī
    xiǎo
    zàng
    chóu
    yún
    feī
    guī
    zhōu
  • tiān
    lián
    xiāng
    guān
    yuǎn
    jiè
    huā
    xiāo
    qiǎn
    hǎi
    táng
    hóng
    jìn
    绿
    lán
    gān
    cái
    juàn
    zhū
    lián
    què
    yòu
    wǎn
    fēng
    hán

原文: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相关标签:写雨植物伤怀思归虞美人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蒋捷创作《虞美人·梳楼》这首词的时间和背景。具体创作时间已不详,但是在公元1267年的咸淳三年,元朝灭亡了南宋。蒋捷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这首词,用来表达他对黍离(指离别)的悲伤和对铜驼荆棘(指困境)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个人遭遇中的悲欢离合之情。《虞美人·梳楼》成为了这一时期创作中的代表作品。 《虞美人·梳楼》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赏析。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运用意象,将自己的心境与外界景物相融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困境的忧虑。

首句“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以细雨和杨柳为主题,描绘了江南春雨的美景。通过“丝丝”这一叠词的反复出现,词人不仅展现了柳枝的柔美,还暗示了内心的愁绪。这句词读来流畅动听,给人以美感。

接下来的句子“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表达了词人对前途的忧虑和对归乡的渴望。词人以“楼儿忒小”来比喻自己内心的愁苦,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而“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则展现了词人对归乡的执着和痴迷。

在无法如愿归乡之后,词人只能借助花朵来消遣寂寞。“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这句词点明了词人的心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客居他乡的苦闷。通过“怜”和“借”这两个词,词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一句“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又晚风寒。”以海棠为主题,描绘了红绿相映的美景。然而,词人在这美景之中却感受到了更深的伤愁。红海棠与晚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词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整首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运用意象,将词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景物相融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困境的忧虑。词人通过平淡而精巧的语言,将自己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读来动情,引发共鸣。这首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虞美人·梳楼》赏析详情»

蒋捷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他出生在一个宜兴大族的家庭。在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他中了进士。然而,南宋覆灭后,他深感国家的痛苦,选择隐居不仕,被人称为“竹山先生”、“樱桃进士”。他的气节备受当时人们的重视。

蒋捷擅长写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为“宋末四大家”。他的词作多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对山河的哀伤,风格多样,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他尤其擅长运用奇巧的语言,独树一帜,成为宋季词坛上的独特存在。

蒋捷的词作有《竹山词》1卷,收录在毛晋的《宋六十名家词》本和《彊村丛书》本中。此外,还有《竹山词》2卷,收录在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中。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独特的才华和风格。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目前的资料并不明确。

猜您喜欢

咸阳值雨

唐代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代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微雨

唐代 李商隐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