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断虹霁雨》原文赏析

  • niàn
    jiāo
    ·
    duàn
    hóng
  • [
    sòng
    dài
    ]
    huáng
    tíng
    jiān
  • yuè
    shí
    tóng
    zhū
    shēng
    yǒng
    ān
    chéng
    lóu
    guò
    zhāng
    kuān
    yuán
    dài
    yuè
    ǒu
    yǒu
    míng
    jiǔ
    yīn
    jīn
    zhuó
    zhòng
    yǒu
    sūn
    yàn
    shàn
    chuī
    yuán
    zuò
    cháng
    duǎn
    wén
    jiā
    diǎn
    duàn
    hóng
    jìng
    qiū
    kōng
    shān
    rǎn
    xiū
    meí
    xīn
    绿
    guì
    yǐng
    shū
    shuí
    biàn
    便
    dào
    jīn
    qīng
    huī
    wàn
    qīng
    tiān
    é
    chù
    jià
    hán
    guāng
    líng
    luàn
    weí
    shuí
    piān
    zhào
  • nián
    shào
    cóng
    zhuī
    yóu
    wǎn
    liáng
    yōu
    jìng
    rào
    zhāng
    yuán
    sēn
    gòng
    dǎo
    jīn
    jiā
    wàn
    nán
    zūn
    qián
    xiāng
    shǔ
    lǎo
    píng
    shēng
    jiāng
    nán
    jiāng
    beǐ
    zuì
    lín
    fēng
    sūn
    láng
    weī
    xiào
    zuò
    lái
    shēng
    pēn
    shuāng
    zhú

原文: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豪迈写雨写景抒怀念奴娇

译文及注释

译文: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桂影繁茂,谁知道,今与夕是那么的清辉不足?万里的晴天,嫦娥在何处?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寒光零乱,在为谁斟酌这醽醁?
我和一群年轻人在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离开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老夫,在江南海北,最爱的是临风笛。孙郎微笑着,是因为听着这笛子的声音。

注释:
此词豪放,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云:“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
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西长江边上。
张宽夫: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金荷:金质莲花杯。
文不加点:谓不须修改。
断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称断虹。
山染句:谓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长眉毛。
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扶疏:繁茂纷披貌。
姮娥:月中女神娥。汉时避汉文帝刘垣讳,改称嫦娥。一轮玉:指圆月。
醽醁(líng lù):酒名。湖南衡阳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名酃渌,又名醽醁。
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临风笛: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予在蜀,见其稿。今俗本改‘笛’为‘曲’以协 韵,非也。然亦疑笛 字太不入韵。及居蜀久,习其语音,乃知泸戎间谓‘笛’为‘独’,故鲁直得借用,亦因以戏之耳。”
霜竹:指笛子。
《乐书》“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 《念奴娇·断虹霁雨》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雨后天空放晴,一道彩虹出现在天边,秋天的天空清澈明亮。山峦经过雨水的冲刷,仿佛披上了新绿的衣服。月中的桂树依然茂密,怎么能说今夜的月色不明亮呢?万里晴天,嫦娥在哪里?她驾驶着这一轮圆月,在夜空中奔驰。月光寒冷,为谁照射在这坛美酒上?

一群年轻人陪伴着我,在微凉的晚风中走进长满树木的张家小园,畅饮欢谈。让我们斟满手中的金质莲花杯,虽然离家万里,但是把酒畅饮的欢聚时刻实在难得。老夫我一生漂泊,走遍大江南北,最喜欢听临风的霜笛。孙郎听后,微微一笑,吹出了更加悠扬的笛声。

注释:
⑴念奴娇:词牌名。
⑵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西长江边上。诸生:一作“诸甥”。此据《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改。
⑶张宽夫: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⑷金荷:金质莲花杯。
⑸文不加点:谓不须修改。
⑹断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称断虹。
⑺山染句:谓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长眉毛。
⑻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扶疏:繁茂纷披貌,意为枝叶繁茂。
⑼姮娥:月中女神娥。汉时避汉文帝刘恒讳,改称嫦娥。一轮玉:指圆月。
⑽醽醁(línglù):酒名。湖南衡阳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名酃渌,又名醽醁。
⑾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⑿临风笛:一作“临风曲”。
⒀坐来:马上。霜竹:指笛子。《乐书》“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 《念奴娇·断虹霁雨》译文及注释二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哲宗绍圣年间,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又被改移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根据任渊《山谷诗集注》附《年谱》的记载,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八月十七日,黄庭坚与一群青年人一起饮酒。其中有一位朋友名叫孙彦立,他擅长吹笛。在这样的情境下,黄庭坚受到启发,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念奴娇·断虹霁雨》创作背景详情»

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照片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1045年8月9日,出生地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起被称为“一祖三宗”,其中黄庭坚是其中一宗。

黄庭坚曾在苏轼门下学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起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与苏轼齐名,被世人称为“苏黄”。黄庭坚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山谷词》,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黄庭坚的书法也非常出色,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逝世于1105年5月24日,享年60岁。他的一生为文学和书法界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广泛称颂和传颂。

猜您喜欢

微雨

唐代 李商隐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旅舍遇雨

唐代 杜荀鹤

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听雨

元代 虞集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