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注释:
博山:位于江西永丰境内(今江西省广丰县),古名通元峰,因形状像庐山香炉峰而改称博山。庵:圆形草屋。
翻灯舞:绕着灯来回飞。
“破纸”句:窗间破纸瑟瑟作响,好像自言自语。
塞北:泛指中原地区。据《美芹十论》,词人自谓南归前曾受祖父派遣两次去燕京观察形势。归来:指淳熙八年(1181年)冬被劾落职归隐。华:花白,华发苍颜:头发苍白,面容苍老。
“布被”两句:指秋夜梦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前后的生活情景。当时,辛弃疾大约45岁,因贬官而成为一名普通百姓。他闲居在带湖的地方,经常到信州附近的名胜之处游览,如鹅湖和博山。在一个清秋的夜晚,辛弃疾来到博山脚下,投宿在一个姓王的人家。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辛弃疾被景色所感,写下了这首小令,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创作背景详情»
又能够创作出如《清平乐》这样细腻、含蓄的作品,可见他的创作才华和多样性。
这首词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凄苦而热爱祖国的画面。通过描写饥鼠绕床、蝙蝠围灯、风雨交加的破屋等景象,展现了一个破败而萧瑟的环境。而主人公的失意归来、苍颜白发的形象,则表达了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壮志难酬的心情。词中的“秋宵梦觉”一句,不仅指出了时令,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进一步凸显了他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而最后一句“眼前万里江山”,则表达了主人公在梦中行遍祖国各地的情景,以及他对往日辉煌的怀念。
这首词的艺术表现力非常强,作者通过简洁的文字,将景物和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和情绪。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景点,通过拼接起来,形成了一幅细腻而动人的风情画。作者的创作才华和多样性也在这首词中得到了展现,他既能写出豪放派的作品,又能够创作出如《清平乐》这样细腻、含蓄的作品。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简洁的文字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壮志难酬的心情。通过具象化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词中所表达的凄苦和热爱。这首词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创作才华和多样性,也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艺术享受。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赏析详情»
这篇文章主要对一首词进行了简析。文章首先称赞了这首词的语言流畅通顺,使得词的句意连贯,词境不绝。与此同时,文章指出了一些靡丽词句的牵强附会会影响词的表达效果,而这首词却读来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没有这个问题。
接下来,文章分析了词中的上片。上片没有连词,通过简要描绘屋中的事物,用语灵活,勾勒出生动的画面。例如,用“饥刻鼠”表达了物质匮乏,用“翻灯舞”表现了蝙蝠的猖狂,再加上屋上的风雨,使得小屋在风雨中显得单薄破败。整个上片衔接自然,画面感强烈,虽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仍能看出作者深厚的笔力。
最后,文章分析了词中的下片。下片描述了词作者稼轩青年时的戎马经历,以及他对国家复兴的憧憬。通过描写一个须发灰白的老人,表达了他被打压未能实现壮志,时光易老,壮志难酬的遗憾。最后,词作者从梦中醒来,眼前依然是万里江山,展现了他对国家的赤诚之心。整个下片令人长叹英雄失路,泪满双襟。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对这首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称赞了其语言流畅通顺,描绘了上片和下片的特点,并表达了对词作者的赞叹和遗憾之情。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简析详情»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今昌父之弟成父,於所居凿池筑亭,榜以旧名。昌父为成父作诗,属余赋词,余为赋哨遍。庄周论於蚁弃知,於鱼得计,於羊弃意,其义美矣。然上文论虱吒於豕而得焚,羊肉为蚁所慕而致残,下文将并结二义,乃独置豕虱不言而遽论鱼,其义无所从起。又间於羊蚁两句之间,使羊蚁之义离不相属,何耶!其必有深意存焉,顾后人未之晓耳。或言蚁得水而死,羊得水而病,于得水而活,此最穿凿,不成义趣。余尝反复寻绎,终未能得。意世必有能读此书而了其义者。他日倘见之而问焉,姑先识余疑於此词云尔
池上主人,人适忘鱼,鱼适还忘水。洋洋乎,翠藻青萍里。想鱼兮、无便於此。尝试思,庄周正谈两事。一明豕虱一羊蚁。说蚁慕於羶,於蚁弃知,又说於羊弃意。甚虱焚於豕独忘之。却骤说於鱼为得计。千古遗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
子固非鱼,噫。鱼之为计子焉知。河水深且广,风涛万顷堪依。有纲罟如云,鹈鹕成阵,过而留泣计应非。其外海茫茫,下有龙伯,饥时一啖千里。更任公五十犗为饵。使海上人人厌腥味。似鹍鹏、变化能几。东游入海,此计直以命为嬉。古来谬算狂图,五鼎烹死,指为平地。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盘园任帅子严挂冠得请,取执政书中语,以高风名其堂,来索词,为赋水龙吟。芗林,侍郎向公告老所居,高宗皇帝御书所赐名也,与盘园相并云盘园任帅子严挂冠得请,取执政书中语,以高风名其堂,来索词,为赋水龙吟。芗林,侍郎向公告老所居,高宗皇帝御书所赐名也,与盘园相并云。断崖千丈孤松,挂冠更在松高处。平生袖手,故应休矣,功名良苦。笑指儿曹,人间醉梦,莫嗔惊妆。问黄金余几,旁人欲说,田园计、君推去。
叹息芗林旧隐,对先生、竹窗松户。一花一草,一觞一咏,风流杖屦。野马尘埃,扶摇下视,苍然如许。恨当年、九老图中,忘却画、盘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