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而不是生长在土里,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
北人:北方人。
识:知道。
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仕于:(仕途)在……做官。于, 在。
席:酒席。
啖:吃。
并壳:连同皮壳。
或:有人。
曰:说。
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去:去除,去掉。
护:掩饰。
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并:一起。
欲:想要。
以:用来。
答:回答。
何:哪里。
而:表示转折,此指却
坐:因为,由于。
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北人食菱》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则寓意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地以为自己懂得一切,而实际上却一无所知,那么他只会成为笑柄,被人耻笑。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谦逊地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这个故事通过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行为,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自负的人。这种行为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很多人因为自己的一点点知识就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只会在别人面前暴露出自己的愚蠢。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和虚心,不要因为一点点知识就自以为是,要不断学习,才能真正获得智慧。
这则寓意故事以讽刺的方式揭示了生活的真实性。它通过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行为,展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犯的错误。这个故事的情节构思符合生活的真实,因此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它提醒我们要警惕自己的自负和傲慢,要保持谦虚和虚心,才能真正获得智慧和成功。
《北人食菱》寓意详情»
道理:实事求是才能弄懂问题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我们不能不懂装懂。如果我们不懂装懂,就很容易在某个领域或问题上露馅出丑。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懂,那么就不会有人笑话我们。因此,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弄懂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有些问题可能超出了我们的知识范围,我们不知道如何解决。然而,有些人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会选择装作懂得一切,给人一种自己无所不能的错觉。然而,这种做法只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实事求是是一种正确的态度。我们应该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不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习和成长。当我们遇到一个我们不懂的问题时,我们应该坦诚地向他人请教,寻求帮助。这样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另外,实事求是也是一种谦虚的表现。当我们装作懂得一切时,我们很容易给人一种自负和傲慢的印象。相反,当我们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懂时,我们展现了一种谦逊和谦虚的态度。这样不仅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还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实事求是是一种正确的态度。我们不能不懂装懂,而应该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不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弄懂问题,学习和成长。同时,实事求是也是一种谦虚的表现,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北人食菱》道理详情»
江盈科(1553—1605),字进之,号绿萝山人,是明朝晚期文坛“公安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出生于湖南桃源,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进士,后历任长洲县令、大理寺正、户部员外郎,最后在四川担任提学副使一职。江盈科的诗文理论主张为文应抒发当时代个人的真性情,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说法,极力赞成灵性说。
江盈科的诗文作品以抒发个人真性情为主题,强调表达当时代个人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情感。他反对传统文学中对于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刻板要求,主张文学应该具有灵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真实地反映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和古典的风格。
江盈科的文学观点与当时流行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说法相悖。他认为文学不应该局限于某个历史时期的风格和形式,而应该根据个人的真实感受和情感来表达。他主张文学应该具有灵性,即通过文学作品传达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江盈科的文学理论对于明朝晚期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观点引起了一些文人的共鸣,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他的诗文作品也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明代文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江盈科在四川担任提学副使期间逝世,结束了他在官场的职业生涯。他的去世使得文坛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声音,但他的文学思想和作品仍然影响着后人,成为明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笔。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