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喧嚣和纷扰所能比拟的。这四句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山林人物,展现了陆浑山庄的宁静和美丽。
接下来的两联是诗人对自己退隐山林的心情的表达。尾联写诗人在山庄中的生活,“独坐闲云里,静听鸟声鸣”,上句表现了诗人独自坐在山庄中,与云雾相伴,享受宁静的时光;下句则写诗人静静地聆听着鸟儿的歌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在山庄中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以叙事抒情的方式,通过描绘陆浑山庄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间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景色描写生动而有趣,人物描写亲切而友善,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可以体味到他在宦海中的辛酸和压力。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间的热爱和对退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陆浑山庄的赞美,也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陆浑山庄》鉴赏详情»
宋之问(约656 — 约712)是初唐时期的诗人,字延清,名少连,汉族,出生于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他与沈佺期并称“沈宋”,是当时备受赏识的才学之士。
宋之问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中进士,当时武则天掌握实权,但宋之问凭借才学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后,他被任命为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他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担任学士。
宋之问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被称为仙宗十友,他们是当时文坛上的杰出诗人。
关于宋之问的死亡信息,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只知道他大约在712年左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