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原文赏析

  • è
    hóng
    ·
    dēng
    péng
    lái
    yǒu
    gǎn
  • [
    sòng
    dài
    ]
    zhōu
  • shēn
    yōu
    zhèng
    yún
    huáng
    tiān
    dàn
    xuě
    weì
    quán
    xiū
    jiàn
    hán
    shā
    mào
    lín
    yān
    cǎo
    yǎng
    qiān
    yōu
    yōu
    suì
    huá
    wǎn
    piāo
    líng
    jiàn
    yuǎn
    shuí
    niàn
    tóng
    zài
    zhōu
    dèng
    sōng
    xié
    yīn
    tái
    lǎo
    piàn
    qīng
    chóu
  • huí
    shǒu
    tiān
    guī
    mèng
    hún
    feī
    西
    leì
    dōng
    zhōu
    guó
    shān
    chuān
    yuán
    xīn
    yǎn
    hái
    wáng
    càn
    dēng
    lóu
    zuì
    qín
    huán
    zhuāng
    jìng
    hǎo
    jiāng
    shān
    shì
    shí
    yóu
    weí
    huàn
    kuáng
    yín
    lǎo
    jiān
    gòng
    xiāo
    yōu

原文: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相关标签:豪放景点写景怀念情怀一萼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走进幽深曲折的小路,正是云黄天淡,残雪的寒意未消。一曲清澈的镜湖,映衬出水浅澎寒的槽瘦,墙垣破败的兰亭,茂林修竹丛生衰草,尽被轻烟的凄柔所笼罩,仰望一下,俯视一眼,千古岁月悠悠。年岁已晚,飘零的足迹越行越远,不知道何处是尽头。能有谁与我一起,远离人世的纷乱,同乘一叶扁舟在五湖上漂泊?古老的石级旁,倒挂着枯松的斜悠,山崖背阴处布满苍苔斑驳的老朽,一片凄清的景色,引起唏嘘感慨的清愁。

回首往事,孤身漂泊在天涯,家乡的小路,只存在于魂魄牵挂的归梦中,几次魂飞西浦,几番泪洒东州。可如今归来故国的山河故园的思念像王粲登楼时的悲哀感受。让人怜爱的是秦望山如美人的秀髻在镜湖边打扮,江山如此美好,却被他人蹂躏,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重游旧地!哦,让我唤来那镜湖边的疏狂酒徒,我要与他一起吟诗纵饮,消解一颗沉重的烦忧。

注释:一萼红: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八字。有平韵、仄韵两种形式:仄韵的有北宋无名氏的词,因词中有“未教一萼,红开鲜蕊”句,所以取此名;平韵的最早见于南宋姜夔的词。

蓬莱阁:曾经位于浙江绍兴卧龙山下,州治设厅之后,五代时吴越王建,以唐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诗》“谪居犹得近蓬莱”得名。

步:登上。

鉴曲:鉴湖一曲。《新唐书·贺知章传》中有“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镜湖即鉴湖。

茂林:指兰亭。王羲之《兰亭序》中说:“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俯仰:也写作“俛仰”。《兰亭序》中说:“俛仰之间,已为陈迹。”

五湖舟:范蠡的事迹,见《国语·越语》。

磴(dèng):指山路,石级。

崖阴:山边。

几:几度,几次。

王粲登楼:王粲于东汉末年避乱荆州时作《登楼赋》中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负:辜负。

秦鬟(huán):指形似发髻的秦望山,在今绍兴东南。妆镜:指镜湖。

狂吟老监:即指贺知章。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在宋朝亡国的情况下创作了《淡黄柳》这首词的背景。根据王沂孙的《淡黄柳》词序,词人周公瑾在1276年冬天从剡(今浙江绍兴)返回,与朋友告别时紧握着对方的手,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王沂孙在词序中提到:“翠镜秦鬟钗别,同折幽芳怨摇落”,这些词语表明了周公瑾和他的朋友在同一时间创作了这首词。

然而,正是在这一年的正月,元兵攻入了杭州,宋朝灭亡。在这个国家沦亡的背景下,词人登上了古阁,感叹万千,创作了《淡黄柳》这首词。这首词可能是词人对国家沦亡的悲痛之情的抒发,也可能是对自己个人命运的反思和思考。整个背景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期,词人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这首充满悲伤和思考的词。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表达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流亡生活的不满。接下来的两句“烟波江上使人愁,千里孤帆一片愁”则以江水和孤帆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和无助之情。这两句以“愁”字为线索,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外在景物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悲凉的意境。

接着,诗人又以“烟波江上使人愁”为引子,展开了对故国河山的怀念。他描述了故国的山河如画,江水如烟,美景令人心生愁绪。接着,他又以“千里孤帆一片愁”来表达自己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和无助之感。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流亡生活的不满。

最后,诗人以“回首故园泪满巾”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故园的深深思念之情。他回首故园,泪水满满,情感真挚动人。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流亡生活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线,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流亡生活的不满。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与外在环境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悲凉的意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赏析详情»

周密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和文学家。他的祖籍是济南,但流寓在吴兴(今浙江湖州)。在宋德右担任义乌县令期间,他入元隐居不再从政,自号四水潜夫。

周密的诗文成就很高,他擅长诗画音律,尤其善于藏弃校书。他一生著述丰富,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数十种杂著。他的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为“二窗”。他的词集名为《频洲渔笛谱》和《草窗词》。

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文中没有提及。

猜您喜欢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宋代 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

金朝 元好问

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沁园春·观潮

清代 吴伟业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叹鲸鲵未翦,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