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九日怀归》原文赏析

  • sǎo
    huā
    yóu
    ·
    jiǔ
    huái
    怀
    guī
  • [
    sòng
    dài
    ]
    zhōu
  • jiāng
    yuàn
    zǎo
    guò
    liǎo
    shuāng
    huā
    jǐn
    kōng
    zhōu
    zhǔ
    qióng
    àn
    zhèng
    cháng
    ān
    luàn
    wàn
    jiā
    zhēn
    chǔ
    chén
    rǎn
    qiū
    shuí
    niàn
    西
    fēng
    juàn
    hèn
    chàng
    wàng
    guī
    zhōu
    tiān
    yān
    shù
  • xīn
    shì
    céng
    shǔ
    shuǐ
    chén
    hóng
    mèng
    yún
    qíng
    hèn
    qiàn
    huí
    wén
    weí
    zhī
    shí
    chóu
    yàn
    duō
    xiě
    xiāng
    àn
    níng
    zhù
    jìn
    chóng
    yáng
    mǎn
    chéng
    fēng

原文: 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孤蛩暗语。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恨无据。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心事曾细数。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情丝恨缕。倩回文为织,那时愁句。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


相关标签:重阳节典故思念扫花游

译文及注释

译文:经过霜开花的季节已经过去,洲渚边已经没有一片像锦绣般的江蓠花了。孤零零的蟋蟀暗自呜叫。正是长安(指杭州)的树叶飘零,万户夜晚捣衣的时候。在京都很长时间,衣服变得尘污黑了,却没有遇到知己,没有人关心疲倦于旅途的天涯游子。想回去,但又不能,只能忧愁地望着江上远去的船只和天边的烟树,心事萦绕,无法排遣,只怕美好的往事将如沉红梦云,一去不返。所有的情事都总结成了一缕。请你像晋代苏蕙一样,织成锦字回文诗,将当时的离愁别绪写成诗章或书信。即使是书信也无法表达多少相思之情,无法容纳太多的忧愁。暗自凝视着重阳节的景象,一到近重阳节,只是满城风雨。

注释:扫花游:词牌名,双调,九十四字,上片十一句六仄韵,下片十句七仄韵。
孤蛩(qióng)暗语:孤零零的蟋蟀暗自呜叫。
长安:代指杭州。
乱叶:形容秋风一起,霜叶纷飞。
砧杵(zhēn chǔ):捣衣(即洗衣或缝制衣服)的器具。砧:捣衣石。杵:棒槌。
倦旅:疲倦于旅途的天涯游子。
数:计算。
倩(qìng):请。
回文:即织成锦字回文。
雁字无多:指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没有多少只。
几许:多少。 《扫花游·九日怀归》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周密是南宋末年的一位词人,他对时局的敏感使他意识到北元的崛起和南朝的衰败。同时,他自己也在京城失意,思念故乡。正值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个节日让他更加思念家乡。于是,他创作了这首《扫花游·九日怀归》。

在南宋末年,北元的势力逐渐壮大,南朝的统治地位逐渐衰退。周密作为一位敏感的词人,对这种景象感到深深的忧虑和不安。他看到北元的兴起,意识到南朝的衰败,这让他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无奈。

与此同时,周密自己也身处京城,但却失意不已。他思念着故乡的亲人和家乡的美景,对于离乡背井的痛苦感到无法释怀。他渴望回到故乡,回到那个他熟悉而温暖的地方。

正当周密思念家乡的时候,九月初九重阳节到来了。这个节日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重阳节的到来更加加重了周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想起了家乡的山水和花草,想起了家人的笑容和温暖。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密创作了《扫花游·九日怀归》这首词。他用词人的敏感和才华,表达了自己对北元兴起和南朝衰败的忧虑,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词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局的担忧,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扫花游·九日怀归》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句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梦想和希望离去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烟波江上,独自凭栏”,描写了作者孤独的身影倚在栏杆上,眺望着烟波浩渺的江水。这里用了“独自凭栏”这个意象,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最后两句“千里孤帆,一片孤城”,通过对帆和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之感。整首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扫花游·九日怀归》赏析详情»

周密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和文学家。他的祖籍是济南,但流寓在吴兴(今浙江湖州)。在宋德右担任义乌县令期间,他入元隐居不再从政,自号四水潜夫。

周密的诗文成就很高,他擅长诗画音律,尤其善于藏弃校书。他一生著述丰富,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数十种杂著。他的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为“二窗”。他的词集名为《频洲渔笛谱》和《草窗词》。

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文中没有提及。

猜您喜欢

关山月

南北朝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寄令狐郎中

唐代 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乌夜号

唐代 李群玉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
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
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