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原文赏析

  • shēng
    gān
    zhōu
    ·
    duì
    xiāo
    xiāo
    jiāng
    tiān
  • [
    sòng
    dài
    ]
    liǔ
    yǒng
  • duì
    xiāo
    xiāo
    jiāng
    tiān
    fān
    qīng
    qiū
    jiàn
    shuāng
    fēng
    jǐn
    guān
    lěng
    luò
    cán
    zhào
    dāng
    lóu
    shì
    chù
    hóng
    shuaī
    cuì
    jiǎn
    rǎn
    rǎn
    huá
    xiū
    weí
    yǒu
    cháng
    jiāng
    shuǐ
    dōng
    liú
  • rěn
    dēng
    gāo
    lín
    yuǎn
    wàng
    xiāng
    miǎo
    miǎo
    guī
    nán
    shōu
    tàn
    nián
    lái
    zōng
    shì
    yān
    liú
    xiǎng
    jiā
    rén
    zhuāng
    lóu
    wàng
    huí
    tiān
    shí
    guī
    zhōu
    zhēng
    zhī
    lán
    gān
    chù
    zhèng
    nín
    níng
    chóu
    (
    lán
    zuò
    lán
    )

原文: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阑 一作:栏)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高中古诗写景抒情怀人离情八声甘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着佳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思念着我,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注释:
潇潇:风雨之声。
一番洗清秋:一番风雨,洗出一个凄清的秋天。
霜风凄紧:秋风凄凉紧迫。霜风,秋风。凄紧,一作“凄惨”。
是处红衰翠减:到处花草凋零。是处,到处。红,翠,指代花草树木。语出李商隐《赠荷花》诗:“翠减红衰愁杀人。”
苒(rǎn)苒:渐渐。
渺邈:遥远。
淹留:久留。
颙(yóng)望:抬头远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争:怎。
恁(nèn):如此。凝愁:忧愁凝结不解。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创作背景与他个人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有求仕用世之志。他生活在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之一。然而,北宋的首都开封却是一个繁华热闹的地方,歌楼妓馆林立,各种流行歌曲吸引了大量的人们。柳永也被这些歌曲所吸引,开始与乐工、歌妓为伍。

然而,柳永并不满足于只是欣赏这些歌曲,他有着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志向。他开始谱写俗曲的歌词,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然而,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权力结构,柳永的创作遭到了当权者的挫辱和打压,他的志向和才华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

面对这样的困境,柳永选择了离开家乡,开始了漂泊的生活。他四处流浪,游历天涯,用他的词抒写着自己作为一个羁旅者的心情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他的词作中充满了对逝去的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社会不公和权力压制的不满和愤怒。

这首词大约是柳永在游历江浙地区时创作的,他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许多艰辛和挫折,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创作素材。这首词成为了他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结合,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表达能力。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词的开头描绘了雨后江天的清澈景象,通过使用上声的“雨”、“洒”和“洗”字,表达了清秋的清爽感。接下来的一句以“渐”字为引子,描述了秋天的变化,以及凉风的凄凉之感。紧接着的“冷”字和“凄紧”、“冷落”等双声叠响的表达方式,增强了悲秋的气氛。词的后半部分转入细致沉思,描绘了一片凋落的景象。最后一句“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表达了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哲理。整首词以写景为主,情感则融入其中,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故园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结尾的“倚阑干”和前文中的“对”、“当楼”、“登高临远”等词语相呼应,使词的意境更加曲折动人。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赏析详情»

赏析二

。下片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开头,表达了作者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词语简洁,却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作者希望情人能够长久健康,同时也希望即使相隔千里,他们仍然能够共享明月的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如何让你遇见,心动情不自禁。”则表达了作者对与情人相遇的渴望和对彼此心动的感受。作者希望能够有机会与情人相遇,让彼此的心情不受控制地激动起来。

最后两句“此夜情人眠,何时见巴山。”则表达了作者对与情人相聚的期盼。作者希望能够与情人在这个夜晚共同入眠,同时也期待着何时能够再次见到情人,特别是在巴山这个特殊的地方。

整首词以秋景为背景,通过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涯和思念情人的感受。作者的抒情方式独特,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词语,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赏析二详情»

宋代诗人柳永的照片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宋代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鸟 一作:岛)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定风波·自春来

宋代 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宋代 柳永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