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原文赏析

  • chán
    gōng
    ·
    hán
    shí
    xīn
    dào
    zhōng
  • [
    yuán
    dài
    ]
    zhì
  • liǔ
    yān
    xuě
    cān
    chà
    quǎn
    feì
    chái
    jīng
    yàn
    máo
  • lǎo
    pén
    biān
    tián
    jiā
    wēng
    ǎo
    bìn
  • sāng
    zhè
    wài
    qiū
    qiān
    ér
    shuāng
    xié
    chā
    huā
    zhī
  • zhuàn
    miǎn
    shí
    yìng
    tàn
    xíng
    rén
    shàng
    ó
    shī

原文: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
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
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
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相关标签:寒食节农村写景生活写狗

译文及注释

柳树萌芽,像飘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柴门外狗儿在叫,茅屋顶上燕了呢喃。一对白发的农家老夫妻正围着老瓦盆饮酒用饭。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注释:
寒食: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二天)。新野:县名,今属河南省。
参差(cēncī):不整齐。
柴荆:柴门。用林木棍、荆条搭成的院门。
茅茨:茅屋的屋顶。这里指屋檐。
老瓦盆:指民间粗陋的酒器。杜甫诗《少年行》:“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媪(ǎo):年老的妇人。
柘(zhè):桑树,常绿灌木,叶可喂蚕。
髻双鸦:即双丫形的发髻。
转眄(miàn)移时:转眼斜视多时。眄,斜视。
哦(é):低声吟咏。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文章开头描绘了一对鬓发已白的夫妇和活泼天真的孩子,以及雪白的梨花和朦胧的柳树,形成了一幅没有任何雕饰的自然美景。同时,文章还提到了荆门上的犬吠和茅茨上的燕语,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文章接着描述了一棵桑柘树上荡着秋千的孩子,她梳着发髻,插着花枝,闲适快乐。这个场景吸引了作者的注意,孩子好奇地望着作者,眼中充满了疑问。这一描写展示了作者在这片和谐景象中的角色,他摇头晃脑地吟诗,表达了他对这美景的赞美和喜悦。

整篇文章以清丽的笔法和温和的色彩描绘了这幅画卷,展现了农家生活的情趣和人陶然忘机的情怀。作者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和浓烈的平民意识,在描述农村的自然风光之后,特别强调了农村老年人的悠闲生活和孩子们的快乐生活。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在看到这些美景后的喜悦之情,不禁在马上吟诗称颂。

总的来说,这篇鉴赏文章通过描绘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展示了作者对农民和农村生活的深厚感情。文章以清丽的笔法和温和的色彩,表达了作者对这片美景的赞美和喜悦,同时也展现了农家生活的情趣和人陶然忘机的情怀。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鉴赏详情»

元代诗人卢挚的照片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他是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在至元5年(1268)中进士,后担任过廉访使和翰林学士职务。他的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被世人称为“刘卢”、“姚卢”。他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等人有交往。他的散曲作品如今仅存小令。他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和《文章宗旨》,并传世了一百二十首散曲。其中一些作品描写了山林逸趣,一些描写了诗酒生活,而较多的作品是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之情。现代人有编纂了《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中也收录了他的小令作品。

猜您喜欢

天净沙·宁可少活十年

元代 严忠济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
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

一枝花·咏喜雨

元代 张养浩

用尽我为国为民心,祈下些值金值玉雨,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
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
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
【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赤子从今罢叹吁。
只愿得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当街上似五湖,都渰了九衢,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

满庭芳·客中九日

元代 张可久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
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
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