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原文赏析

  • chūn
    qíng
    huái
    怀
    yuán
    hǎi
    táng
    èr
    shǒu
  • [
    sòng
    dài
    ]
    yáng
    wàn
  • yuán
    jīn
    hǎi
    táng
    kaī
    mèng
    jiāng
    西
    jǐn
    xiù
    duī
  • wàn
    jiē
    chūn
    rén
    lǎo
    nián
    guò
    shè
    yàn
    fāng
    huí
  • qīng
    bái
    tiān
    nóng
    dàn
    duò
    hái
    feī
    wǎng
    lái
  • fēng
    guāng
    cān
    qiǎn
    shī
    zhāo
    cuì
    qióng
    beī
    zhú
    biān
    tái
    xiè
    shuǐ
    biān
    tíng
    yào
    rén
    suí
    zhī
    xíng
  • zhà
    nuǎn
    liǔ
    tiáo
    dàn
    qíng
    huā
    yǐng
    fēn
    míng
  • fān
    guò
    lái
    yōu
    jìng
    shǔ
    xīn
    qín
    yǒu
    shēng
  • zhī
    qiàn
    cuì
    shā
    hóng
    yìng
    ròu
    liǎng
    nián
    hán
    shí
    xiān
    shēng

原文: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相关标签:写景怀旧孤寂春晴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今天天气晴朗,春风和暖,正是家乡海棠开花的时候;我在梦中回到江西吉州吉水老家,看到了海棠一朵一朵都开了,这繁花就像美丽的锦绣堆起来似的。

此时虽大地回春,万物欣欣向荣,但人却老了;每年过了社日,燕子才飞回来。

春天像青又像白、不浓又不淡的天色,正是初晴景象;就在这春空里,柳絮将飞又落下。

无奈这美好的春日风光吃不得,那么就让诗歌把它招引到翡翠琼瑶做的酒杯中来吧。

这里竹边有台榭,水边有亭子,风景秀美,环境清幽,不需要随从,独自一人在这里漫步就很好。

春天初暖,柳叶吐芽,迎风起舞,妩媚多娇;盛开的花朵在阳光照映下倩影婆娑,朦胧惝恍。

经过一番雨冲刷的园林,道路更洁净,显得更幽深;那刚飞出窝的小鸟更显得欢快,鸟啼声此起彼伏,悦耳娱心。

这里的风景固然美丽,可惜少了丰满美丽的海棠花;那故乡的海棠花已经辜负了两个寒食没见到了。

注释:社:社日。古时祭灶神(土地神)之日,有春、秋二社,春社是向社神祈请丰年之祭,秋社是收获后报谢社神之祭。

无那:无奈。

翠纱红映肉:语出苏轼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晕。

末两句作者原注:“予去年正月离家之官,盖两年不见海棠矣!”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春天,诗人离开了故乡,前往广州担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的职务。这是一个春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春风轻拂着大地。诗人身处异乡,思念着故园,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诗人看到了一株盛开的海棠花。这株海棠花娇艳欲滴,花瓣如红霞般绚丽,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诗人被这株海棠花所吸引,他想起了自己的故园,想起了家乡的春天。他心中涌起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故园的眷恋之情。

诗人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故园的思念之情。他写道:“海棠无语亦无声,春风不解海棠情。”诗人用海棠花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无法言说的思念之情。他感叹春风不懂得海棠花的情感,就像他身处异乡,无法将自己的思念传达给故园的亲人。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春天,正是诗人离家宦游的时候。他身处广州,远离了故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眷恋之情,以及他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之感。这是一首充满了乡愁和思乡之情的诗歌,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美丽和自己的思念之情,诗人表达了对故园的深深眷恋和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怀念故园的海棠,这首诗则以“行”字为线索,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对春天的思念和对故园的渴望。

首联写出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情,他怀念故园的海棠,想象着家乡的繁花似锦。诗人通过“有所梦”来表达对故园的思念,虽然这个梦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但它是诗人表达思念之情的手段。

颔联、颈联则描绘了诗人在醒来后所见的景象。诗人眼前的景色是春天的景象,万物都在回春。然而,诗人却联想到自己将要老去,形成了春景和老人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激起了对春天的热爱。诗人通过描写春社和燕子飞回来补充说明“万物皆春”,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

第三联以直白的语言描写了空中的浮云和飘落的柳絮。浮云时多时少,天色时浓时淡,正是初晴的景象。柳絮像是要掉下来,却又飞上去,形成了上上下下、来来往往的动态。这一联也是形容“万物皆春”,使人感到天空也是春,柳絮也是春。

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无奈,他无法享受这美景,于是设想让诗歌将春光引入酒杯中,与酒一起品味。这种浪漫天真的构思表现了诗人对故园春光的真挚感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对故园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诗人通过梦境、对比和联想等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故园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照片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大臣。他出生在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被尊称为“诚斋先生”,是因为宋光宗曾亲自为他亲书了“诚斋”二字。他一生创作了两万多首诗歌,其中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一种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以此见长。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他的作品也反映了民间疾苦和抒发了爱国情感。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杨万里的代表作品有《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他的诗集《诚斋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杨万里在文学和政治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有远见和才华的政治家。他曾担任过南宋朝廷的重要职位,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万里于1206年6月15日去世,享年79岁。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研究,他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也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猜您喜欢

插秧歌

宋代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竹枝歌七首

宋代 杨万里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驩乐几家愁。
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

宋代 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急看紫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