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赏析

  • xiǎo
    chū
    jìng
    sòng
    lín
    fāng
  • [
    sòng
    dài
    ]
    yáng
    wàn
  • jìng
    西
    liù
    yuè
    zhōng
    fēng
    guāng
    shí
    tóng
  • jiē
    tiān
    lián
    qióng
    yìng
    huā
    bié
    yàng
    hóng

原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夏天西湖写景荷花早教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注释:
晓: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到底。
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太阳映照。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注释: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到底。
六月中:六月中旬。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指阳光。映照着日光。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译文及注释二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林子方与诗人杨万里的友谊以及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前往福州任职的情况。林子方对此职位感到高兴,认为这是他仕途升迁的机会,而杨万里则对此持不同看法,并在送别林子方时写下了一首劝告他不要去福州的诗。

林子方与杨万里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视对方为知己。他们在一起分享了许多共同的兴趣和理想,互相支持和鼓励。然而,命运却将他们分开,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前往福州担任知福州的职位。

对于林子方来说,这个调动是一次机会,他认为这是他仕途升迁的开始。他对新的职位感到高兴和自豪,相信自己能够在福州有所作为,取得更大的成就。他期待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相信自己能够在福州有所建树。

然而,杨万里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福州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不适合林子方的发展。他担心林子方在福州会受到各种限制和困扰,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因此,在送别林子方时,杨万里写下了一首劝告他不要去福州的诗,希望他能够重新考虑这个决定。

这篇创作背景描绘了林子方与杨万里之间的友谊和他们对于林子方调离皇帝身边、前往福州的不同看法。这种对比和冲突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悬念和张力,也反映了不同人对于机遇和命运的不同理解和态度。这个背景为后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发展提供了基础,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思考。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歌,通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手法,将西湖的景色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诗人开篇即表达了六月的西湖景色与其他季节不同的特点。他用质朴无华的诗句“毕竟六月的西湖景色,风光不与其他季节相同”来强调夏天的西湖景色的与众不同。这两句诗句简洁明了,却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六月西湖的赞叹之情。诗句中的“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性,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虽然读者还没有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种突兀而大气的表达方式,更加强化了西湖之美。

接着,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湖面上延伸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为一体,创造出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片碧色的背景上,阳光映照下的荷花点缀其中,红得娇艳明丽。这样的荷叶和荷花,不仅在春、秋、冬三季看不到,就连夏季也只有在六月荷花最盛开的时候才能欣赏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地描绘出来。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诗人的中心立意并不在于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之情。从艺术上来说,除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将其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六月西湖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的赞叹之情,并通过对荷叶和荷花的描绘,曲折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诗中虚实相生,刚柔相济,给读者带来了一幅美丽而壮美的画面,让人回味无穷。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照片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大臣。他出生在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被尊称为“诚斋先生”,是因为宋光宗曾亲自为他亲书了“诚斋”二字。他一生创作了两万多首诗歌,其中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一种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以此见长。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他的作品也反映了民间疾苦和抒发了爱国情感。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杨万里的代表作品有《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他的诗集《诚斋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杨万里在文学和政治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有远见和才华的政治家。他曾担任过南宋朝廷的重要职位,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万里于1206年6月15日去世,享年79岁。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研究,他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也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猜您喜欢

苏幕遮·怀旧

宋代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