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雨·其二》原文赏析

  • yǒng
    ·
    èr
  • [
    táng
    dài
    ]
    shì
    mín
  • chuī
    绿
    meí
    fāng
    tián
    xīn
    liú
    tiān
    jiù
    jiàn
    宿
    cháo
    yān
  • yàn
    shī
    湿
    xíng
    huā
    zhān
    gēng
    xiān
    duì
    xīn
    dēng
    suì
    jīn
    nòng
    xián

原文: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相关标签:写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阴阳混合之气吹着绿色的田野,梅雨洒在稻田里。
刚刚下雨产生的水流汇流到河沟里,夜里雾气追随清晨炊烟的脚步。
露水打湿了大雁羽毛,飞行没有了次序,花沾上露水颜色更加鲜艳。
对这丰收之年我感到非常高兴,敞开衣襟拨弄着五弦琴。

注释:
和气: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
绿:绿色。
野:田野。
梅雨:本指初夏产生的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亦称黄梅天。
宿雾:即夜雾。
足脚:脚步。
朝烟:指早晨的炊烟。
沾色:加上颜色。
更鲜:更加鲜艳。
登岁:指丰年。
披襟:本谓敞开衣襟,本诗比喻心怀舒畅。
五弦:为古代乐器名。 《咏雨·其二》译文及注释详情»

唐代诗人李世民的照片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23年,年号为贞观。他的名字取意为“济世安民”,出生在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和诗人。他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他的治理为后来唐朝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后世明君的典范。

唐太宗李世民的庙号是太宗,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他的陵墓位于昭陵。他于649年去世,享年50岁。

猜您喜欢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宋代 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春游湖

宋代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渡 一作:度)

雨晴

宋代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