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长忆西山》原文赏析

  • jiǔ
    quán
    ·
    cháng
    西
    shān
  • [
    sòng
    dài
    ]
    pān
    làng
  • cháng
    西
    shān
    líng
    yǐn
    qián
    sān
    zhú
    hòu
    lěng
    quán
    tíng
    shàng
    jiù
    céng
    yóu
    sān
    qīng
    qiū
  • bái
    yuán
    shí
    jiàn
    pān
    gāo
    shù
    cháng
    xiào
    shēng
    chù
    bié
    lái
    xiàng
    huà
    lán
    kàn
    zhōng
    shì
    qiàn
    fēng
    luán

原文: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相关标签:怀念写景写山酒泉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常常回忆灵隐山的风光,那里的灵隐寺、天竺山、冷泉亭我都曾经游览过。山里气候宜人,就算是三伏天也如清秋般凉爽。
时常看见白猿攀上高树,长啸一声便不见了踪影。告别西山之后,我曾多次将所见美景画下来,但始终觉得画中峰峦不如实景美丽。

注释:
酒泉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有二体:一见于敦煌曲子词,双调四十九字。宋代潘阆依之,因忆西湖风景而作,故一名《忆余杭》。一多见于《花间集》,自四十字至四十五字,句法用韵彼此大同小异。此二体均以平韵为主,间入仄韵。
西山:即灵隐山,一名武林山。上有北高峰。
三竺:山名。有上竺、中竺、下竺之分,各建有寺。
冷泉亭:唐时建,在飞来峰下石门涧旁。几行游,一作“旧曾游”。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通常也指从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时间。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三伏也用来特指末伏。
白猿:相传晋代慧理曾养白猿于飞来峰西的呼猿洞。
啸:撮口长呼。
画阑:彩绘的阑干。此代指画廊。
欠峰峦:欠,欠缺;不足。此指画中的山峦不够美。 《酒泉子·长忆西山》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潘阆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以婉约清丽、情感真挚而著称。本首词《酒泉子》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据推测应该是潘阆在宋真宗时期创作的。

潘阆曾经居住在钱塘(即现在的杭州),在宋真宗时期,他曾经起复为官,但后来并没有再回到杭州。据推测,他在这个时期的生活中,对于离开杭州的思念和回忆愈发浓烈,于是创作了这首《酒泉子》。

《酒泉子》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词作。词中的“长忆”一词表明了潘阆对于过去在杭州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他用婉约的语言描绘了离别时的心情,以及对于离别后的思念之苦。词中的“酒泉子”则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离别的地方,也象征着潘阆内心深处的伤感和思念。

这首词作展现了潘阆细腻的情感和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通过描写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苦楚,潘阆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痛楚和无奈。这首词作不仅展现了潘阆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离别和思乡的普遍情感。

总之,潘阆创作《酒泉子》是在宋真宗时期,他离开杭州后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回忆之情愈发浓烈的时候。这首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潘阆对于离别和思乡的痛苦和无奈之情,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优秀词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酒泉子·长忆西山》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能真正领略到西山的壮丽景色。整篇词以回忆为线索,通过描写灵隐寺、玲泉亭和白猿等景点,展现了西山的清幽神奇之美。作者运用了描写手法,如白描、想像和反衬,使词意更加含蓄沉稳,给人以自然美感。 《酒泉子·长忆西山》赏析详情»

潘阆

潘阆(?~1009)是宋初著名的隐士和文人。他的字是梦空,也有人说他的字是逍遥,号称逍遥子。他出生在大名(今属河北),也有人说他是扬州(今属江苏)人。潘阆性格疏狂,曾两次因事被追捕,处于生命危险之中。真宗时期,他被释放并被任命为滁州参军。潘阆以他的诗才闻名,他的风格类似于孟郊和贾岛,同时他也擅长写词。现在只有他的《酒泉子》十首词作品流传下来。

猜您喜欢

点绛唇·高峡流云

近现代 王国维

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数峰着雨。相对青无语。
岭上金光,岭下苍烟沍。人间曙。疏林平楚。历历来时路。

秃山

宋代 王安石

吏役沧海上,瞻山一停舟。
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
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
相匹乃生子,子众孙还稠。
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
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
众狙各丰肥,山乃尽侵牟。
攘争取一饱,岂暇议藏收?
大狙尚自苦,小狙亦已愁。
稍稍受咋啮,一毛不得留。
狙虽巧过人,不善操锄耰。
所嗜在果谷,得之常以偷。
嗟此海山中,四顾无所投。
生生未云已,岁晚将安谋?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

唐代 李白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